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梦觉

标题包含
梦觉
梦觉还寻梦,胚胎一想中。 失身邯郸枕,得意大槐宫。 周在蝶何在,蕉空鹿亦空。 自怜心未静,起坐究幡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梦境中还在追寻梦境,一切仿佛只在思想的孕育之中。 在这邯郸一枕上失去了自我,却又在大槐安中找到了满足。 蝴蝶所代表的是哪一位周郎?所看到的只是虚幻的蕉鹿。 我对自己的内心未能平静感到可怜,于是起身坐在风中探究那翻飞的幡旗。
去完善
释义
1. 梦觉:醒来察觉自己在梦中;这里指作者在梦中觉醒。 2. 胚胎:这里比喻事物刚开始的形态或者状态,即“初步的想法”。 3. 失身:失去自己身份或自我迷失;这里是说作者在做梦时失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4. 邯郸枕:源于战国时期的典故,描绘了人们都在追求荣华富贵而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标。这里用来形容梦境的繁华但虚幻。 5. 大槐宫:即槐树下的宫殿,出自唐代杜甫的《梦李白》诗句,喻指梦境中的情景。 6. 周在蝶何在:借用庄子寓言故事“庄周梦蝶”,即无法区分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寓意现实与梦境难以分辨。 7. 蕉空:以“蕉叶为梦”之典,描述梦境短暂如同蕉叶上的露水般容易消失。 8. 鹿亦空:源自汉画砖图像“鹿马相疑”的故事,指一切事物皆会成空,存在是短暂的。 9. 心未静:心境未能保持平静。 10. 起坐:起身坐下,指不断地思考。 11. 究:探讨、研究。 12. 幡风:佛经中用以比喻世间变幻无常的现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向我们展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神秘联系。诗人通过讲述一个寻找梦境的过程,表达了对于生命、真理以及个人内心的探索。同时,诗中也包含了庄周梦蝶、蕉鹿梦等典故,使得诗歌更加丰富深邃。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人类追求梦想的心灵历程,启发我们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觉》是南宋诗人舒邦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1245年。舒邦佐生活在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在中原沦陷,金兵入侵的背景下,诗人以梦觉为题,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和家国未来的深深忧虑。 在这一时期,宋金局势紧张,战争频发。作为南宋官员,舒邦佐见证了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艰辛。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梦觉》即是以梦境为引,通过描写自己在梦境中的所见所闻,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