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暮

标题包含
春暮
日月一箭过,春光又别人。 竹孙才解箨,梅子已生仁。 阅世真旋磨,看诗老斲轮。 壮怀因病落,孤负百年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和月亮像箭一样穿过天空,春天的景色再次与人告别。 竹笋刚刚脱下外壳,梅子已经结出果实。 经历了世事就像旋转的石磨,读诗的时候感觉自己在磨练技艺。 我因为生病失去了壮志雄心,真是辜负了一生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暮:指春天将尽的时候。 2. 日月一箭过:“箭”是古人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此处借喻时间过得很快。 3. 竹孙:即竹笋,竹子的新生部分。 4. 解箨:“箨”指笋壳,解箨表示竹笋开始剥去外面的硬壳,茁壮成长。 5. 梅子已生仁:梅子成熟时果实内部会产生杏仁状的硬核。 6. 阅世真旋磨:比喻世事沧桑,人生变幻无常。 7. 看诗老斲轮:意思是自己在诗歌创作上已经有很深的造诣和经验。 8. 壮怀因病落:壮怀,豪情壮志;病落,丧失。这句表示因病而使豪情壮志减弱。 9. 孤负百年身:辜负了这百年的时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去完善
赏析
《春暮》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首先,诗人通过“日月一箭过,春光又别人”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离去。这里的“一箭过”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交替的速度之快,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的感觉。而“春光又别人”则表明了春天的离去,给人一种时光荏苒、青春易逝的伤感。 接着,诗人通过“竹孙才解箨,梅子已生仁”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这里的“竹孙才解箨”是指竹笋刚刚脱掉外壳,露出嫩绿的笋肉;而“梅子已生仁”则是指梅子已经开始成熟,即将散发出酸甜的味道。这两句诗通过对竹笋和梅子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然后,诗人通过“阅世真旋磨,看诗老斲轮”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这里的“阅世真旋磨”是指诗人经历了世事沧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而“看诗老斲轮”则是指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对诗歌创作依然保持着热情,不断地追求创新和提高。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诗人通过“壮怀因病落,孤负百年身”来表达自己因疾病缠身而无法实现壮志的遗憾。这里的“壮怀因病落”是指诗人因为疾病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而“孤负百年身”则是指诗人觉得自己的一生被疾病所拖累,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的感慨,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暮》是宋代诗人舒邦佐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公元1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但由于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间疾苦亦不少见。 舒邦佐生于北宋后期,他一生以科举为业,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时运不济,未能金榜题名。然而,正是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春暮》这首诗中,舒邦佐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惋惜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首诗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