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示同志
尚觉浮名累,樵渔寄此身。
寻盟潜勗德,证业喜知新。
气谊生无间,文章合有神。
毋徒涉城市,出处任风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仍觉得虚名累人,以樵夫渔夫的身份隐居于此。
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修行道德,印证所学知识不断更新。
我们的友谊亲密无间,彼此的文字都充满了力量。
不要只生活在城市中,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初心。
去完善
释义
1. "尚觉":意指还感到。
2. "浮名累":浮名,指虚名;累,指的是拖累或负担。
3. "樵渔":打柴和捕鱼的人,这里用来比喻隐士的生涯。
4. "寄此身":把身心寄托在这里,即指归隐山林。
5. "寻盟":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6. "潜勗德":"潜"意为暗地里,"勗德"为勉励品德,全句意为暗中激励自己的品德修养。
7. "证业":验证事业,这里指相互验证各自的学问见解。
8. "喜知新":喜欢了解新知识。
9. "气谊":志趣相投的友情。
10. "生无间":意思是之间没有间隙,形容关系紧密。
11. "文章":这里的"文章"指文学创作。
12. "合有神":神,精神的意思,全句意思是作品之中应当富有精神内涵。
13. "毋徒":勿要只是。
14. "涉城市":进入城市。
15. "出处任风尘":出自和隐退都任凭风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书示同志》,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关怀和期许。诗中,作者通过比喻自己的身份为“樵渔”,即以打柴、捕鱼为生的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地位的淡泊。在寻求德行修养的道路上,作者与朋友们互相激励,共同成长。诗歌强调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提倡大家不要过度追求城市的繁华,而是顺应自然,安于自己的处境。整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宁静致远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示同志》是南宋诗人方凤所创作的诗歌,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方凤在当时是一位文人志士,他在诗作中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心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宋末元初这一特殊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灭亡,南宋风雨飘摇。一方面,方凤面临的是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的现实;另一方面,金戈铁马外族入侵的压力下,他还需要照顾家族和亲友的生计。这种国仇家恨双重压力下的复杂心情,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书示同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心情。他以慷慨激昂的文字,呼吁有志之士共同面对国家危机,勇敢地投身到抗击外侮、保卫家园的斗争中。方凤以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