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春寿堂

标题包含
题春寿堂
人皆构堂思奉身,吴氏构堂独养亲。 人皆种花图炫眸,吴氏树萱可忘忧。 慈亲鹤发寿且康,昆弟列罗如雁行。 旦暮升堂直滫瀡,娱亲嬉舞斑衣裳。 子能顺亲亲颜悦,和气盈盈蔼堂室。 春风荆树发条枝,夜雨芝兰秀芽茁。 由来孝道通神明,吴氏家世应昌荣。 他年移孝事君主,定使芳名书信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凤(1241年-1307年),字韶卿,号九华山人,徽州府歙县人。元代著名学者、诗人。 方凤出生于南宋末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贤达,学识渊博。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于九华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个人建造房屋时都想着自己,而吴氏建屋是为了孝敬父母。 大家都养花以炫耀双眼,而吴氏种植萱草以求忘却烦恼。 她白发苍苍的母亲健康长寿,她的兄弟们在身旁如同雁群排列整齐。 每天早晚侍奉着母亲,穿着花斑衣裳尽情舞蹈让母亲欢愉。 儿子顺从父母能让父母笑颜满面,和乐气氛充满屋子。 春天的风吹动着荆树枝条,夜晚的雨滋养着芝兰嫩芽。 从来的孝道都感通神明,吴氏的家道应该繁荣昌盛。 有朝一日她会把孝道转向侍奉君王,必定会让芳名载入史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构堂:修建房屋。 2. 奉身:供养自身。 3. 独养亲:独自赡养父母。 4. 种萱:种植萱草。古人以萱草代表母亲的思念之情。 5. 忘忧:指忘却忧愁。 6. 鹤发:形容老年人头发变白的样子。 7. 昆弟:兄弟。 8. 列罗:排列、罗列。 9. 滫瀡:饮食的意思。 10. 娱亲:使父母快乐。 11. 斑衣裳:五颜六色的衣服。 12. 顺亲:顺从父母的心意。 13. 和气:和谐的氛围。 14. 蔼:繁茂。 15. 荆树:指普通灌木或乔木。 16. 夜雨芝兰:晚上下着小雨,兰花抽芽生长。 17. 书信史:记录在史书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孝道的诗歌。诗人首先提到别人建造房屋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享受,而吴氏建堂则是为了赡养父母。接着又讲到别人种植鲜花是为了观赏,而吴氏则种下了可以解忧的萱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吴氏的孝心和对父母的关爱。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吴氏母亲的晚年生活,兄弟姐妹们就像大雁一样紧密排列在一起,时刻陪伴在母亲的身边。他们每天为母亲准备美食,陪她一起欢笑起舞,共度美好时光。这样的场景让诗人深感家庭和谐的美好。 随后诗人提到了孝顺父母的儿子会使得父母面露喜色,家中的气氛也会因此而变得和谐愉快。这里的“春风荆树发条枝,夜雨芝兰秀芽茁”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家庭比作花园,寓意着家庭的繁荣和美满。最后,诗人感慨孝道是通达神明的,他认为吴氏的家庭一定会因此得到幸福和荣耀。同时他也预言,如果将来吴氏能将这种孝心扩展到对待国君上,那么他的名声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美好的记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春寿堂》是南宋诗人方凤于公元1250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时,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元朝军队在北方虎视眈眈。作为一名爱国诗人,方凤以诗文为武器,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方凤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在学术、政治、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涉猎。在元朝大军压境之际,他忧心忡忡,期盼着国家能够度过难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他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春寿堂这一美好的愿景上,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出对国家的祝福和对百姓的关爱。 此外,方凤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蒙古铁骑南下,战火连天,生灵涂炭。在这个背景下,方凤的诗作更显出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悲悯的人道关怀。他用诗句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热切期盼,同时也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