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
琴拂虞薰,月裁班扇,麦秋槐夏清和。
笋变琅玕,绛榴细蹙香罗。
绿云初展圆荷。
见金鳞、戏跃清波。
山丹舒艳,葵花映日,萱草成窠。
浮云富贵,出处无心,好天风月,如意偏多。
功名事业,壮怀岜肯蹉跎。
待拥雕戈。
洗胡尘、须挽天河。
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琴声悠扬如朝霞沐浴,月色如水映衬着班扇,夏日里的麦穗金黄,槐树翠绿。翠绿的竹笋变成了如玉般的存在,绛红色的石榴点缀着细致的香罗。绿色的荷叶渐渐展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红色的芍药盛开着,葵花向阳而生,萱草也已结满了果实。对浮云般短暂的富贵生活并不在意,只要有好天气和风月相伴,就是最大的快乐。功名利禄的事情,有着壮志豪情的人是不会让它蹉跎岁月的。等有了条件,定要拿起雕刻过的兵器,去清洗那些胡人的尘土,一定要挽回天河的清澈。醉意袭来,兴致高涨时尽情挥洒笔墨,有知音愿意倾听我的高歌。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琴拂虞薰:虞薰,古琴曲名。拂,轻轻抚过;薰,香气。此句指弹奏虞薰曲,如抚过琴弦的微风带起幽幽香气。
2. 月裁班扇:班扇,一种扇子名,由绢制成。此句以明月作比喻,用月色裁剪扇面,表达美好情境。
3. 麦秋槐夏:分别指麦子成熟的季节和槐树开花的季节,寓意盛夏时分,万物生长繁茂。
4. 笋变琅玕:琅玕,美玉。此句指竹笋在春日成长,如玉石般光滑。
5. 绛榴细蹙香罗:绛榴,红色的石榴花;蹙,簇拥;香罗,有香味的丝织品。此句描绘了石榴花在丝绸般的绿叶间盛开的美景。
6. 绿云初展圆荷:绿云,荷叶;圆荷,荷花。此句指荷叶舒展,花朵含苞待放。
7. 金鳞:金色鲤鱼。
8. 山丹舒艳:山丹,牡丹的一种;舒艳,展开艳丽的花朵。
9. 葵花映日:葵花向阳开放。
10. 萱草成窠:萱草,一种草本植物;窠,窝巢。此句形容萱草开花结果的景象。
11. 浮云富贵:源自成语“富贵如浮云”,指荣华富贵犹如天上的浮云,转瞬即逝。
12. 出处无心:对出仕或退隐没有刻意的追求。
13. 好天风月:美好的天气与风月的陪伴。
14. 如意偏多:生活中顺心如意的事情比较多。
15. 功名事业:追求功名的事业。
16. 壮怀岜肯蹉跎:岜肯,岂能;蹉跎,白白浪费时光。此句表示壮志雄心怎能被岁月消磨。
17. 待拥雕戈:雕戈,精美的兵器。此句意指准备拿起兵器上阵杀敌。
18. 洗胡尘、须挽天河:胡尘,战乱的烽烟;挽天河,引来银河之水以清洗战场。
19. 醉挥毫:醉酒中挥洒笔墨。
20. 知音为我:指有共同语言和品味的人。
21. 发兴高歌:兴致高昂地放声歌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初夏的美景,作者通过对各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词中的“琴拂虞薰,月裁班扇”,以古琴和月亮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麦秋槐夏清和”则形象地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美好景象,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接下来的“笋变琅玕,绛榴细蹙香罗”,描述了竹笋长成竹子,石榴花盛开的景象,这些都是生命力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样,“绿云初展圆荷”和“见金鳞、戏跃清波”等句,通过描绘荷花、鲤鱼等生动景象,进一步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在词的下阙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壮志:他视功名富贵为浮云,认为只要心中有理想和追求,就能过上如意的生活。“功名事业,壮怀岜肯蹉跎”,表现了作者对事业的执着和坚定信念。同时,作者还表达了自己决心投入战斗,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如“待拥雕戈。洗胡尘、须挽天河”等句,展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生动的描绘和豪放的情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展示了一位文人墨客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初临》是南宋词人曹冠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北方金国的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中华民族进入了南北对峙的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曹冠作为南宋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随着金兵南下,曹冠的家境逐渐衰落,他也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奔波。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创作《夏初临》时,曹冠已经步入中年,他在经历了多年的漂泊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此时,他对自己过去的人生有了深刻的反思,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因此,在这首词中,他以“夏初临”为题,通过对夏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