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惰
日月双跳丸,一旦复一旦。
於穆无疆命,后□□如趱。
前头只逗遛,不勇攻与战。
当然紧切功,一一事散漫。
便是惰天职,天地一罪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和月亮像两颗跳跃的小球,一天又一天。在那深远的命运里,它总是催促我们前行。前方的路只有曲折,没有勇敢地去进攻或战斗。当然,紧握自己的职责是必要的,但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懒散和懈怠。这就像是逃避天的赋予,成为了天地间的一个罪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跳丸: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如同两个跳动的弹丸。这里用双字表示时间过得更快。
2. 於穆:赞美、叹美的意思,引申为无限、无边。
3. 无疆:没有边界,形容无尽或无限制的意思。
4. 后□□:诗中的部分文字已缺失,此处无法给出具体的注释。
5. 逗遛:缓慢行走,徘徊不前。
6. 勇攻:勇敢地进攻。
7. 紧切功:指紧要的事务和迫切的任务。
8. 一一:逐个,逐一。
9. 散漫:松散而无约束。
10. 天职:上天赋予的职责。
去完善
赏析
《警惰》是南宋著名理学家陈淳的一首劝诫诗。该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日月运行的速度和生命的有限性作为引子,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和懒惰的罪恶。
首联“日月双跳丸,一旦复一旦”,诗人通过日月交替的场景,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之意。“双跳丸”以跳跃的丸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时光飞逝的情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颔联“於穆无疆命,后□□如趱”中,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垠,倡导人们要珍惜生命,不断进取。其中的省略号“□” 丰富了诗歌的留白艺术,令读者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颈联“前头只逗遛,不勇攻与战”揭示出很多世人总是畏首畏尾,不敢面对困难挑战,甘愿沉溺于安逸的现状之中。诗人借这一现象警醒读者勿让懒散支配生活。
尾联“当然紧切功,一一事散漫。便是惰天职,天地一罪汉”是对上述观点的总结,强调抓紧行动去完成应该做的工作,而不能让琐碎的事情分散精力。懒惰被作者视为天地间最大的罪过,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背离。
总之,本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见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既警示了人性的弱点,又鼓励人们追求进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警惰》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理学家陈淳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勤奋学习的向往和对懈怠行为的警示。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化,人民生活困苦,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入理学研究,寻求精神寄托。
陈淳生活在南宋后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科举制度逐渐衰落,理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陈淳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即已成名,后来成为了一名学者和文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学术的精进,关注社会现实,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诗歌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为特点,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在这首《警惰》中,陈淳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勤奋学习的向往。他用“春光催百卉”来比喻时间的流逝,用“懒客空悲迟”来警示那些懈怠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抓住时光,勤奋学习。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陈淳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