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捕渔谣

标题包含
捕渔谣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邺(约公元816年-约公元875年),字邺之,又字邺峰,唐末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出身贫寒:曹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以砍柴为生,一边劳动一边读书。 2. 科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皇帝热衷于战争,导致百姓无法安心耕种养蚕; 皇帝偏爱少年英才,却无人举荐像冯唐那样的长者; 皇帝偏好美貌女子,使许多夫妇无法白头偕老。
去完善
释义
1. 天子:封建时代对皇帝的尊称。 2. 征战:指战争。 3. 种桑:指农耕之事。 4. 好:喜欢。 5. 年少:年轻人。 6. 荐:推荐。 7. 冯唐:汉代的一位官员,此处代指有才能但未被赏识的人。 8. 美女:美貌的女子。 9. 夫妇:指夫妻二人。 10. 不成双:无法成为一对。
去完善
赏析
《捕渔谣》是唐朝诗人曹邺的一首讽刺诗,通过描绘天子的喜好对社会的影响,揭示出统治者的荒淫无度给民众带来的苦难。诗中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首句“天子好征战”揭露了皇帝的好战本性,而接下来的一句“百姓不种桑”则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恶果——农田荒芜,百姓无法种植桑树以维持生计。通过对仗的手法,诗人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凸显出皇帝的暴政对百姓的压迫。 次句“天子好年少”揭示了皇帝喜好美少年的荒淫生活,紧接着的“无人荐冯唐”则暗示了朝中无人敢直言进谏,即使有贤才如冯唐,也无法得到皇帝的赏识。这一联同样运用了对仗,强调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对人才的漠视。 第三句“天子好美女”再次点明皇帝的腐化生活,而结尾一句“夫妇不成双”则揭示了这种荒淫之风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家庭破碎,夫妻不能团聚。这两句构成排比,进一步突出了皇帝的堕落对民众生活的严重影响。 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批判和忧虑。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和思想主题,激发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捕渔谣》是唐代诗人曹邺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渔民捕鱼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艰苦的生活状况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下面是我为您创作的该古诗的创作背景: 在唐末五代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和社会动荡,许多农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曹邺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他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疾苦,并以此为主题进行了诗歌创作。他的诗风质朴,语言通俗,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这首《捕渔谣》中,曹邺以渔民捕鱼为题材,通过对渔民在江上捕鱼的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渔民艰苦的生活环境。同时,他还通过对渔民辛勤劳作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曹邺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曹邺用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