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标题包含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送君自多感,不是缘下第。 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结根既不然,何必更掩袂。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勿为阳艳留,此处有月桂。 言毕尊未干,十二门欲闭。伫立望不见,登高更流涕。 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邺(约公元816年-约公元875年),字邺之,又字邺峰,唐末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出身贫寒:曹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以砍柴为生,一边劳动一边读书。 2. 科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大家都回去了,但我却没有归乡之计。送你离开让我很感慨,但并非因为你落榜。 你看山上的小草,它们都有着凌云的气势。既然扎根生长的方式各有不同,又何必掩面哭泣呢? 澧水的鲈鱼虽便宜,荆门的杨柳却柔美。不要因为阳光而停留,那里还有月亮和桂树。 话说完酒还没有干,城门就要关闭了。我站着望着你离去,爬到高处更加伤心落泪。 你的告别诗深深打动了我,惆怅地看着烟雾弥漫的水面。
去完善
释义
1.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本诗题目中的“澧州”是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地区;“下第”指科举考试落第。 2. 当春:指春天的时候。 3. 人尽归:指其他人都回家了。 4. 我独无归计:我没有回家的办法或打算。 5. 多感:有很多感慨。 6. 不是缘下第:不是因为科举考试失败的原因。 7. 山上草: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8. 干云势:形容气吞云天的气势。 9. 结根:扎根生长。 10. 掩袂:遮蔽脸部,表示悲伤。 11. 澧水:中国湖南省的一条河流。 12. 鲈鱼贱:指鲈鱼的价钱便宜。 13. 荆门:中国湖北省的一个城市。 14. 杨柳细:形容杨柳枝叶细小。 15. 阳艳:阳光照耀的地方。 16. 月桂:指明亮的月光。 17. 言毕尊未干:指喝完酒后还未擦干净酒杯。 18. 十二门:这里指长安的十二座城门。 19. 伫立:长时间站立。 20. 水烟:水汽形成的烟雾。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朋友的关爱、理解和祝愿。诗歌从春天的景象入手,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氛围。诗人认为友人的才华犹如山上的草,具有干云之势,不必因一次失利而气馁。接着,诗人通过对澧水和荆门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诗人劝诫友人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困,要相信自己的才能,继续追求理想。最后,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是由唐代诗人曹邺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晚期,大约公元850年前后。 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日益严重,科举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学士难以通过科举获得仕途的机会,这是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此背景下,厉图南因下第(即科举落第)而回到家乡澧州。 曹邺与厉图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友谊建立在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上。对于厉图南的下第,曹邺深感同情,因此在送别厉图南时,写下了这首深情厚谊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