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嵩阳道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华表千年孤鹤语,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座神山漂浮在海面上,与蓬莱、瀛洲相望;走在通往真元的道路上,原本险峻的路也变得平坦了。千年的华表上,一只孤鹤在诉说,听说嵩山上有神仙居住,想要手持金简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寄托、传达。这里是诗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将诗意寄托于诗歌中。
2. 嵩阳道人:诗人在题目中指明,这是要写给一位名叫嵩阳道人的道士的诗。
3. 三山: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蓬莱、方丈、瀛洲被并称为“三神山”或“三仙山”,象征著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三山泛指传说中的仙境。
4. 浮海:即海上漂泊,意指寻找仙人所在的仙境。
5. 倚:靠在,此处可以理解为接近、靠近的意思。
6. 蓬瀛:蓬莱、瀛洲的合称,是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7. 路入真元:指的是寻访修炼成仙的道路。
8.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的一种标志,通常用石柱制成。
9. 孤鹤语:比喻道家修炼成仙的故事。
10. 见说:听说,听别人说的意思。
11. 金简:道教经典,即道家的秘籍。
12. 问长生:向嵩阳道人请教长生不老的方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曹邺写给嵩阳道人的一首诗。诗人首先描绘了仙境的壮丽景色,“三山浮海倚蓬瀛”描述的是在海面上漂浮的三座仙山,这是古人对于仙境的美好想象。而接下来的诗句“路入真元险尽平”则表达出进入神仙世界的道路虽然艰难但是最后总能找到平坦的地方,这也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之路的坚定信念。
接着诗人用“华表千年孤鹤语”来比喻道士超脱世俗的品格,即使已经独自生活千年,依然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然后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嵩阳道人的敬仰之情,“见说嵩阳有仙客”,传闻中的嵩阳道人就是仙人一样的存在。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希望能够拿着金简去询问神仙如何得到长寿的方法。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一种深深的热爱和尊重。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白,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修道以及生命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寄嵩阳道人》是晚唐诗人曹邺的一首五言诗。该诗创作于约公元860年左右,也就是唐朝末年。在曹邺生活的年代,国家政治腐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他本人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考中,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曹邺为表达自己对嵩阳道人的思念之情而写的。当时,曹邺可能因生活所迫远离故乡,无法亲自拜访嵩阳道人,于是写下这首诗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