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仓库里的老鼠大得像箩筐一样,看到有人打开仓库也不会逃跑。英勇的士兵没有粮食,而普通百姓则在挨饿,谁能派遣这些老鼠每天去咬皇帝的嘴巴呢?
去完善
释义
《官仓鼠》:唐朝诗人曹邺创作的一首寓言诗。
1. 官仓:官方管理的仓库,用于储存粮食等物资。
2. 大如斗:形容老鼠体积很大,如同古代的容器“斗”一般。斗是一种量器,形状类似于现代的圆柱形塑料瓶。
3. 见人开仓亦不走:见到人打开仓库也不逃跑。
4. 健儿:指勇猛的士兵或勇士。
5. 无粮:没有食物。
6. 百姓饥:老百姓饥饿。
7. 谁遣朝朝入君口:意思是让老鼠每天都可以吃到粮食的人是谁呢?这里的“谁遣”表示质问的语气,意为谁纵容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官仓中的老鼠体型庞大,且无视人类的存在。这种表现手法旨在强调官僚的腐败和奢侈。后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出当时百姓的饥饿困苦。同时,这句“谁遣朝朝入君口”也有质疑统治者的意味:究竟是谁允许这些老鼠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暗示了作者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不满。整首诗以老鼠为载体,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的深深忧虑和愤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官仓鼠》是唐朝诗人曹邺的一首讽刺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宣宗时期(公元847-859年)。
在唐宣宗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腐败现象严重,官僚阶层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曹邺以官仓鼠为象征,表达了对官僚阶层的深刻批判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曹邺是晚唐的一位文人,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数次应试不第,因此对官场腐败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曾担任过廉访使,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行为,这使得他对官僚阶层的腐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官仓鼠》这首诗中,曹邺通过对官仓鼠的描绘,揭示了官僚阶层贪婪、骄奢的本质。他把老鼠比作官僚,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公正、廉洁的政治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深厚的社会内涵和历史价值,成为了揭露封建社会黑暗面的重要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