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居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扫落叶煎煮茶水,书写诗文于纸上,心灵宁静的夜晚并无梦境,窗户空寂。
也许只是因为汉光武帝的恩情太迟,并非因为严子陵留恋钓鱼。
去完善
释义
1. 扫叶:扫落叶,暗示季节为秋天。
2. 煎茶:煮茶,意味着在山中隐居生活的悠闲与恬静。
3. 摘叶书:书写时用树叶作为纸。
4. 心闲无梦:心境闲适,没有烦扰的梦。
5. 夜窗虚:夜晚的窗户显得空旷安静。
6. 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这里可能是在隐射皇帝或朝廷。
7. 恩波:皇帝的恩典。
8. 严君:指的是汉代严君平,他曾经拒绝了朝廷的任命而选择以钓鱼为生。
9. 恋钓鱼:形容远离世俗纷扰,享受垂钓的乐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于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向往宁静的情怀。诗人通过“扫叶”、“煎茶”、“摘叶书”等一系列动作,展现了他的日常生活,这些日常活动都是出于自娱而非功利的目的,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诗人以“心闲无梦夜窗虚”来表达内心的平静与恬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超脱尘世的境界。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政治寄托,表达了对汉代光武帝宽仁待士的感激,以及对严子陵淡泊名利的敬佩。整首诗在轻松中透露着深沉,是一首颇具艺术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山居》是唐朝诗人曹邺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当时曹邺在都城长安担任尚书郎的职务。在这首诗中,曹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景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自然的心境。
曹邺在会昌年间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突出,多次被贬谪。这种生活经历使他更加渴望远离喧嚣的世俗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因此,他在这首诗中以山居为背景,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
此外,唐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现实,寻找心灵的慰藉。山水田园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兴起的,它以描写自然风光、表现隐逸思想为主要特点,反映了文人雅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曹邺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也受到了这一思潮的影响,创作了这首《题山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