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
高阙碍飞鸟,人言是君家。经年不归去,爱妾面上花。
妾面虽有花,妾心非女萝。郎妻自不重,于妾欲如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高的山脊阻碍了飞鸟,人们说那就是你家。经过多年仍然没有回去,你的爱妾脸上失去了笑容。
她的容颜虽然凋谢,但她的心并非像藤蔓那样依赖。作为你的妻子并不重视自己,那么她对你又能如何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阙:这里指高山险阻之地。
2. 碍:阻碍,阻止。
3. 人言:听别人说。
4. 君家:您的家园。
5. 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
6. 不归去:不回家。
7. 爱妾:受宠的妾室。
8. 面上花:脸上的花朵,喻指美色。
9. 虽有花:虽然有美貌。
10. 非女萝:并非攀附他人之物,此处表示独立自主之心。
11. 郎妻:丈夫的正妻。
12. 自重:自己看重自己。
13. 欲如何:想要怎么做。
去完善
赏析
《古词》赏析:
曹邺的这首《古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关注。诗中的“高阙碍飞鸟,人言是君家”两句,以飞鸟受阻的形象比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纷争。诗人通过这个意象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和忧虑,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经年不归去,爱妾面上花”两句,描述了一个丈夫离家多年未归,而家中的妻子仍然保持着美丽的容貌和温柔的心性。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赞美和对婚姻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不公,使她们失去了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妾面虽有花,妾心非女萝”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妻子内心的描绘,揭示了她的坚强独立和自尊自爱。虽然生活给她带来了压力和痛苦,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不幸,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尊严。
最后,诗人以“郎妻自不重,于妾欲如何”结尾,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这句诗不仅揭示了丈夫对妻子的轻视和不尊重,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平等关系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词》是晚唐诗人曹邺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末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衰落阶段,宦官、权臣把持朝政,社会动荡不安。
曹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他出身贫寒,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进士,但因为性格耿直,不愿意依附权贵,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写下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篇。
这个时期的唐朝,一方面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众的苦难生活。这种时代背景对曹邺的诗风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诗歌以揭露社会弊端、同情民众疾苦为主题,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