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不来

标题包含
望不来
见花忆郎面,常愿花色新。为郎容貌好,难有相似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邺(约公元816年-约公元875年),字邺之,又字邺峰,唐末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出身贫寒:曹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以砍柴为生,一边劳动一边读书。 2. 科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看到花朵便想起你的面容, 常常希望花朵能一直鲜艳如初。 因为你的容貌如此俊美, 世上很难找到与你相似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曹邺:字邺之,唐代诗人,广西桂林人。 2. 望不来:这首诗的题目可能是通假字或传抄错误,实际应为“望夫石”。据《全唐诗》卷五八七载,此诗是咏罗浮山“望夫石”的传说。罗浮山在今广东博罗县境内,相传古代有一采桑女在此山化为望夫石。 3. 郎:指丈夫或情人。 4. 面色新:形容面容年轻。这里比喻希望丈夫或情人时常保持年轻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望不来》是唐朝诗人曹邺的一首闺怨诗,以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情郎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对花的描述,表达了女子对郎君的喜爱和眷恋。 首句“见花忆郎面”描绘了女子在赏花时触景生情的情景。看到盛开的花朵,不禁让她想起了情郎的面庞。这句诗以花喻人,将郎君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整首诗奠定了浓厚的感情基调。 次句“常愿花色新”则表现了女子对情郎的关爱之心。她希望花朵能够保持新鲜美丽,就如同她对郎君的美好祝愿一样。这句诗通过女子的愿望,展示了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郎君的深厚情谊。 接下来的两句“为郎容貌好,难有相似人”则是诗的核心部分,直接赞美了郎君的英俊容貌,同时也表达出女子对他独一无二的喜爱。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郎君的独特魅力,使人们对他的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望不来》这首诗以花为引,表达了女子对情郎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爱情画卷,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不来》是唐代诗人曹邺在元和年间(806-820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在这个时期,曹邺经历了科举的挫败和人生的失意。他在长安求取功名多年,但始终未能如愿。这种挫折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望不来》这首诗中,曹邺以“望不来”为主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这个时代,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曹邺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和民众疾苦的诗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通过诗歌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成为了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