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前勉兄长
一家久寄浙江滨,倏忽如今二十春。
须信百年都似梦,莫嗟万事不如人。
樽中有酒何妨醉,箧里无金未是贫。
但看故乡荣达者,算来多葬北邙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家已经在浙江住了很多年,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要知道,人的一生都像是一场梦,不要因为诸事不顺就自怨自艾。有酒可以尽情畅饮,没有钱财未必就是贫穷。看看那些回到家乡取得成功的人,最后还不是化作尘土,长眠于北邙山。
去完善
释义
1. 浙江滨:指钱塘江畔,这里代指杭州。
2. 倏忽:极快地,忽然。
3. 百年都似梦:表示人生短暂,如同梦境一般。
4. 莫嗟万事不如人:不要因生活中的不如意而叹息。
5. 有酒何妨醉:有酒就要尽情畅饮,不要顾虑其他。
6. 箧里无金未是贫:虽有家财万贯但无真正的才学见识仍不算富有。
7. 故乡荣达者:指在故乡获得荣华富贵的人。
8. 北邙尘:洛阳北邙山的尘土,这里代指死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人生哲学和独特的生活态度吸引读者。首联以“一家久寄浙江滨”起笔,通过描述家族在江南居住长达20年的生活背景,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限感慨。诗人指出人生匆匆,过去的二十年仿佛只是短暂的一瞬,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颔联中的“须信百年都似梦,莫嗟万事不如人”则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我们应相信百年人生不过如梦,不必哀叹万事皆不如意。这里的哲理启发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与短暂,敦促我们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颈联中的“樽中有酒何妨醉,箧里无金未是贫”则表现出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即使生活拮据,但只要酒杯中还有美酒,就不必担忧生活的艰苦;即使囊中羞涩,也不代表贫穷。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人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尾联中“但看故乡荣达者,算来多葬北邙尘”,揭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社会现象:许多在故乡显赫一时的成功人士,最终也只能化为北邙山上的尘土。这一对比再次强调了人生短暂的道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不必过分追求荣华富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和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展现,教导我们要珍惜当下,不畏艰难,淡泊名利,从而使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樽前勉兄长》是北宋著名文人潘阆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985年前后,当时潘阆正处于人生低谷期。在这之前,他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官员,但因为直言敢谏,触怒了当权者,被罢官回乡。在回乡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这首《樽前勉兄长》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困苦,战争和民族矛盾频发。潘阆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兄长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在困境中奋发向前,为国家尽一份力。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潘阆的人格魅力和他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篇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