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钱塘知府薛谏议
再到钱塘眼堑清,骑馿看月又南行。
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再次来到美丽的杭州,骑着驴儿欣赏月亮并继续向南行进。
真可惜那美丽的西湖水,不能让垂钓成为我老来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钱塘:现浙江省杭州市,南宋时为都城临安。
2. 知府:官名,宋朝时为一州行政长官。
3. 薛谏议:此指薛昂夫,元曲作家,曾任钱塘知府。
4. 再到:再次来到。
5. 眼堑清:视野清晰,形容对景物看得清楚。
6. 骑馿看月:这里用杜甫的典故,杜甫曾骑驴看月井,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
7. 又南行:再一次向南方行进。
8. 可怜:可惜。
9. 西湖水:西湖是杭州名胜,湖水清澈。
10. 垂纶:钓鱼。
11. 老此生:度过余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阆写给钱塘知府薛谏议的。诗中,作者以富有情感的笔触描绘了重游钱塘的情景,表达了对于西湖美景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在湖上垂钓、度过余生的遗憾。
首句“再到钱塘眼堑清”,作者以“眼堑清”来形容自己对钱塘的清晰记忆,表现了对故地重游的喜悦之情。次句“骑馿看月又南行”,作者通过骑馿赏月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传达了旅行中的悠闲心境。
接下来,“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用“可怜”一词表达对西湖水的深深同情,寓意着自己无法在这美丽的西湖边过上垂钓、悠闲度日的退休生活,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与遗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诗人潘阆奉召赴京。这一年秋天,他来到浙江杭州,作《呈钱塘知府薛谏议》诗一首,献给时任钱塘知府的薛谏议。
潘阆,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五代至北宋初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曾受到过前蜀、后蜀等政权的重用,但都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后来,他投奔了北宋朝廷,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整理和校对图书。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压。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潘阆正面临着人生的低谷。他在杭州担任钱塘知府薛谏议的门客,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怀着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心意的诗篇。
与此同时,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北宋初年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北宋政权经过长期的战乱,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杭州这个繁华的城市,潘阆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诗歌的创作风格和内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