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应庙
浪夸骑鹤上清都,滴露研朱自壮图。
海内不蒙君子泽,独遗石碣溉丹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挥鞭跃马腾空游仙界,朱砂研磨挥洒绘宏图。
神州未得君子的恩惠,唯见石碑在丹霞湖畔滋养。
去完善
释义
1. 浪夸:过分夸张或炫耀。
2. 骑鹤上清都:语出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诗:“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原意是想着有朝一日能辞官归隐。这里比喻人们过分追求功名富贵的虚幻现象。
3. 滴露研朱自壮图:字面意思是用露水和朱砂磨研图画。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古人那样磨练自己,努力寻求真理和美好的境界。
4. 海内:指全国。
5. 不蒙君子泽:没有被君子的恩泽所滋润。这里是说全国的人没有得到君子的帮助。
6. 独遗石碣溉丹湖:意指只有真应庙的石碑灌溉着丹湖。这里体现了真应庙的坚守与执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真应庙”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诗人首先批评了那些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的人,他们宣称要像神仙一样飞升天界,实际上却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然后,诗人赞美了那些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们,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祉。诗人通过对两种人的对比,强调了实干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真应庙》是南宋著名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35年,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元两国的侵扰之下,国家局势紧张。钱时在此时期担任临安府尹,负责守护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在这段时间里,钱时不仅面临着外患的威胁,还承受着内部的压力。他的家人在战乱中失去联系,使他忧心忡忡。此外,他还要处理繁重的政务,为维护国家和百姓安宁而努力。在这种背景下,钱时创作了这首《真应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在创作过程中,钱时借用了民间信仰的象征意义,将真应庙视为国家和百姓祈求平安的场所。他用“真应庙”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无奈和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