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亭薄暮

标题包含
新亭薄暮
读罢羲经笑倚空,蜀溪谿上蜀溪翁。 诗成断雨流云外,人在光风霁月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读完《易经》笑得靠在虚空里,老翁来自蜀溪的溪流之上。诗歌完成于间断的雨和流动的云之外,人处于阳光清风和明净月色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羲经:指《易经》,又称《周易》或《易》,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阴阳八卦的经典著作。这里指阅读《易经》。 2. 蜀溪:指四川省的溪流。 3. 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和风;霁月,雨后天晴时的明月。这里用来形容天气晴朗、风光美好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阅读《羲经》、倚窗远眺以及身在光风霁月之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笑倚空”的姿态面对世事,表现出超脱世俗的心态;而“蜀溪翁”则象征着诗人的智慧和经验。诗人在“断雨流云外”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最后,通过“光风霁月”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174年秋,南宋著名诗人钱时站在江南水乡的一座新亭之上,眼前浮现出一幅繁华落幕的晚景图。此时的他已是年过花甲的老者,距离自己曾经梦想报效国家的青年时期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不仅见证了家国命运的沧桑变迁,也体验了个人生活的起起伏伏。因此,当他看到那渐落的夕阳、衰败的草木和孤寂的新亭,内心不禁涌现出无尽的感慨。 回首过去,钱时曾怀揣着满腔热情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捍卫家园的安宁。然而,南宋朝廷的腐败、宦官当道以及蒙古铁蹄的逼近,使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空留遗憾。尽管身处晚年,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丝毫未减,反而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愈发强烈。 在创作这首诗的那个时代,正值南宋晚期。由于皇室的无能和对金朝的妥协,江南地区逐渐沦为政治腐化、民生凋敝的境地。尽管民间尚有一些有志之士,如陆游、辛弃疾等,但整个国家已显露出风雨飘摇之势。在这个背景下,钱时的诗歌无疑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沉疴顽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