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

标题包含
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
端平元年初复古,欢喜群生脱危阻。 蚕香麦熟喧里闾,蒲糁艾花照樽俎。 我本宜俗俗不宜,未学痴儿□蝇虎。 朝来一撤既济户,此时欣然对端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端平元年伊始,我们重新弘扬古代文化,众生为此欢欣鼓舞并摆脱困境。桑树吐丝、麦田金黄,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氛围;菖蒲、艾草的香气弥漫着宴会上的杯觥交错。尽管我本应适应世俗,但有时候世俗却与我格格不入,就像那些无知的孩童和误入蛛网的苍蝇一样迷失方向。今天早晨,我刚处理完公务,恰好遇上端午节的到来,此刻我心中充满喜悦。
去完善
释义
1. 端平:指南宋皇帝赵构的年号。 2. 初复古:指恢复宋朝以前的儒家文化传统。 3. 欢喜群生脱危阻:形容人民在摆脱困境后的喜悦之情。 4. 里闾:古代城镇中的居民区,泛指民间。 5. 蒲糁艾花:指端午节的习俗,用菖蒲和艾草制作的花饰。 6. 樽俎:指宴饮的场所。 7. 宜俗:适应世俗生活。 8. 未学痴儿□蝇虎:意为尚未学会像孩子一样轻松自在地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五月端午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开篇两句提到“端平元年”和“欢喜群生脱危阻”,意味着在这一年,人民摆脱了困境,迎来了安定的生活。接下来四句描绘了当时端午节的热闹景象:桑蚕丰收、麦田金黄、民间热闹非凡,酒宴上的食品也充满了节日气氛。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自嘲自己并不适合世俗生活,暗示他追求的是高尚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以诗人的喜悦心情为结尾,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古调》,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初的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文治和繁荣的时期,诗歌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钱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曾在官场任职,但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过著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在诗中,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清晨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宁静、和谐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