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斋夜坐
尽觉山中日月长,何心更梦白云乡。
池塘夜滴梅花雨,默坐占城一瓣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的日子仿佛特别漫长,我哪有心去向往那遥远的白云故乡呢?夜晚,池塘边的梅花纷纷飘落,仿佛是雨滴落在水面,在这宁静的夜晚,独自占据着这座城市的芬芳。
去完善
释义
1. 尽觉:完全感受到。
2. 山中日月长:借指在山中的生活时间过得很慢,心境悠闲。
3. 何心更梦白云乡:为什么还要梦想远离世俗的仙境呢?意指作者身处山中已觉得非常美好,不需再求其他。
4. 池塘夜滴梅花雨:形容夜晚梅雨的滋润。
5. 默坐占城一瓣香:默默地坐着,感受这座城市的宁静美好。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一斋夜坐》中,诗人钱时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宁静致远的理想心境。起句“尽觉山中日月长”道出了诗人在山中的悠哉时光,这种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缓慢与悠长。接下来的“何心更梦白云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风物的喜爱,以及对繁华世界无甚挂怀的洒脱态度。
颔联“池塘夜滴梅花雨,默坐占城一瓣香”是诗人的精妙之笔。在这里,诗人以池塘夜雨的意象描绘出梅花的美丽和洁净;而“默坐占城一瓣香”则是通过静坐冥想的场景,传达了诗人潜心修道的情怀。整首诗所展现出的山林之趣与超尘之心境,使得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斋夜坐》是南宋诗人钱时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下半叶。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宋朝(960-1279年)分裂为北宋和南宋的时期。钱时在南宋时期生活,他的人生际遇包括了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的游历、写作和社会活动。
在那个时代,南宋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而陷入混乱。钱时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选择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在他的许多诗篇中都得到了体现,如《一斋夜坐》。
这首诗描绘了钱时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独坐书斋的场景。他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月色的赞美和对风声的描述,表达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既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担忧。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钱时作为一个文人在这个时代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