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孅阿一绝

标题包含
孅阿一绝
不瑕彭泽愿言中,都治姿年慧则通。 揭调郡斋宾孺子,孅阿茜粲驻芳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苏籀"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不必说彭泽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美好愿望,他治理百姓的智慧也颇受赞誉。揭开官署的画像,仿佛看见陶渊明和宾客谈笑风生的模样,青春芳华如在目前。
去完善
释义
1. 不瑕:即不足之处,表达谦虚的用语。 2. 彭泽:这里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令,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3. 愿言:表示心愿、愿望的意思。 4. 中:符合心意。 5. 都治:治理都市,这里指担任地方官员。 6. 姿年:风度气质与年龄相符。 7. 慧则通:智慧能够通达事理。 8. 揭调:高调宣扬、传播。 9. 郡斋:郡守的住所或办公地点。 10. 宾孺子:指接待来访的人。 11. 孅阿:古代神话中的美女,后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12. 茜粲:鲜艳、色彩鲜明的意思。 13. 驻芳踪:留住美好的踪迹。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彭泽的容颜和智慧,表达了诗人对其美貌和才情的赞誉之情。诗中的“不瑕”一词,意为无瑕疵,表达了对彭泽美貌的无挑剔评价。而“揭调郡斋宾孺子”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彭泽在郡斋中的贤良淑德的形象,表现出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最后,诗人以“孅阿茜粲驻芳踪”来形容彭泽的美丽身影,将她的美貌与气质融为一体,给人一种优雅动人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彭泽外貌、智慧和气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她深沉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纎阿一绝》是宋代诗人苏籀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17年,当时正值宋朝晚期,社会政治氛围较为宽松。 在这个时期,苏籀作为一名文人,生活相对安逸。他热爱自然,喜欢游览名山大川,寻找灵感。他曾多次前往江南一带,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在游览过程中,他被纤阿山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纎阿一绝》。 与此同时,宋朝晚期的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外患等问题日益严重。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籀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专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表达自己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热爱。这也是这首诗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