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东窗一首
丈夫蕴挟胸怀奇,浩然幅鬰干虹蜺。
俚儒婉娈习和雅,窃笑胡为瓶井湄。
奈何平世事蹇蹇,奇士矫荦矜云为。
伏波不屑儿女暱,马革自诡排羌夷。
叔子逢时经庙略,入则造膝出诡辞。
燕公异礼集贤殿,笔削金泥玉检仪。
贾生前席觐宣室,立谈痛哭才几时。
敬通杜门老著述,言溢千纸罔设施。
肮脏黄冠遁丘壑,一旦端委偕龙夔。
愚生尚友千载后,读书探道无津涯。
猖狂置章留黼座,腐尘潦倒曾何裨。
世承朝恩万钧重,省思此去酬毫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丈夫胸襟宽怀藏珍奇,豪气冲天如彩虹般壮丽。
村野儒生温文尔雅,暗自哂笑何以落得酒徒地步。
可惜世间多磨艰难,奇士潇洒独立,自视清高。
英勇无畏的英雄不屑于与凡夫俗子亲近,愿以马革裹尸,抵抗外敌。
辛弃疾面临国家危难,为国献计献策。
沈约参与朝廷政事,才智横溢,功勋卓著。
郭子仪在国家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江淹在文学创作上独树一帜,惜才怜才。
陆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孔明才智出众,志在四方。
我虽生于千年之后,仍对先贤心怀敬仰,求学问道永无止境。
如今狂妄无知,自以为有鸿鹄之志,实则不过腐朽之辈,羞愧难当。
身负重恩,深感压力巨大,从此要勤奋学习,以报国家厚恩。
去完善
释义
1. 丈夫:这里指有抱负的男子;
2. 蕴挟:深藏不露的才能;
3. 胸怀奇:拥有奇异才能的胸怀;
4. 浩然:广大的样子;
5. 幅郁:形容才能像彩虹一样丰富而艳丽;
6. 俚儒:指普通文人;
7. 婉娈:指温顺的样子;
8. 和雅:和谐而有风度;
9. 窃笑:暗暗发笑;
10. 胡为:为何,表示询问原因;
11. 瓶井湄:古乐府诗中描写取水的情景;
12. 平世:太平盛世;
13. 事蹇蹇:事情艰难;
14. 奇士:杰出的人士;
15. 矫荦:形容才智出众;
16. 矜云为:以言辞炫耀自己的才能;
17. 伏波:汉代名将马援的谥号,此处以之代指马援;
18. 不屑:不愿意去做;
19. 儿女暱:指与子女关系亲近;
20. 马革:用马革裹尸,意指英勇战死;
21. 自诡:自己夸耀;
22. 排羌夷:平定四方蛮族;
23. 叔子:西晋名臣羊祜的字;
24. 庙略:国家的战略部署;
25. 造膝:指亲附帝王;
26. 诡辞:用委婉的语言;
27. 燕公:唐玄宗时期的宰相燕国的张说;
28. 异礼:特别的礼遇;
29. 集贤殿:唐朝时期用来聚集文人的地方;
30. 笔削:编纂书籍;
31. 金泥玉检仪:指高雅的礼仪;
32. 贾生:西汉文学家贾谊;
33. 前席:走到尊长面前;
34. 觐宣室:指接受皇帝的召见;
35. 立谈:站着交谈;
36. 痛哭:表达悲痛的感情;
37. 才几时:时间很短;
38. 敬通: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字;
39. 杜门:闭门谢客;
40. 老著述:专心致志地从事写作;
41. 言溢千纸:形容著作丰富;
42. 罔设施:无法实施;
43. 肮脏:品格高洁;
44. 黄冠:道士的别称;
45. 遁丘壑:隐居山林;
46. 一旦:指突然之间;
47. 端委:古代礼服的一部分,象征礼制;
48. 龙夔:传说中的两种动物,比喻重要的辅政大臣;
49. 愚生:作者对自己的谦称;
50. 尚友:尊重并仰慕前贤;
51. 千载后:千年之后;
52. 无津涯:没有边际;
53. 置章:指撰写文章;
54. 黼座:皇帝的座位;
55. 腐尘:指地位卑微的人;
56. 潦倒:形容生活困苦;
57. 曾何裨:指毫无益处;
58. 世承:世代传承;
59. 朝恩:皇帝的恩典;
60. 万钧重:形容分量极重。
去完善
赏析
《饮东窗一首》是宋代诗人苏籀的一首描绘英雄豪杰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不同时代的英雄形象,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的开篇,作者就强调了豪杰的胸怀和志气,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世间的一切,如彩虹般绚丽。而那些平庸的文人墨客,虽然表面上温文尔雅,却在心底嘲笑那些有志向的人。作者认为,虽然时事艰难,但豪杰们依然能够挺直腰杆,勇往直前。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引用了古代英雄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伏波将军马援,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愿以身殉国;叔子张良,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出谋划策;燕公张说,受到皇帝的礼遇,负责修史工作;贾谊,虽然短暂任职,但却有深厚的才能;贾逵,虽然隐居著述,却仍关心国家大事;肮脏的黄冠,虽然避世隐逸,但一朝出山便能辅佐皇帝。
在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认为,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探索真理,追求道义,而不仅仅是为了荣华富贵。尽管现实残酷,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希望有一天能有所作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饮东窗一首》是宋代诗人苏籀的佳作,创作于公元1085年。当时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
在这一年里,苏轼被任命为杭州知州。在杭州任期内,他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倡导文教事业,并与当地的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在这段时间里,苏轼不仅致力于政务,还时常开展文学创作活动,与友人共赏风景、品诗论文。
苏籀作为苏轼的儿子,其父亲被任命为杭州知州后,他也随父亲来到了杭州。在这座城市里,苏籀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江南风光。在这段时光中,他与父亲以及其他文人朋友一道,品茗论道,诗歌唱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其中,《饮东窗一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东窗”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通过描绘东窗外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