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瞿唐峡 其一

标题包含
瞿唐峡 其一
曾闻滟滪屹瞿唐,雪浪摧山势独当。 我至韶融方二月,水平石出映斜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阳枋,字正父,号盘隐,南宋末年巴州(今四川巴中)人。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 阳枋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地方官员,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后来,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他辞官回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曾听闻滟滪山屹立在大江之畔,巍峨险峻犹如一道屏障。而它那如雪的浪花冲击着山势,展示着磅礴的气概。 我在美好的韶光中来到了这里,此时正是二月时节,江水波平如镜,映衬出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湖面上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滟滪:亦作“滟滪堆”,古水中礁石名,位于四川省奉节县东五里的长江中,是上游航行的重要标志。 屹:耸立。 雪浪:白色的波浪。 摧山势独当:形容瞿唐峡险峻的形势。 韶融:这里指湖北荆州地区。
去完善
赏析
《瞿唐峡 其一》是南宋诗人阳枋所作的一首描绘瞿唐峡美景的诗。诗中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瞿唐峡的壮丽景色。 首句“曾闻滟滪屹瞿唐”,作者以滟滪(位于瞿唐峡口的一座险礁)为背景,突出了瞿唐峡的雄伟壮观。这里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滟滪礁比作坚守岗位的勇士,屹立不倒。 次句“雪浪摧山势独当”,进一步描述了瞿唐峡湍急的水流以及山势的险峻。这里的“雪浪”指的是江面的浪花,犹如雪片般洁白;而“摧山势独当”则意味着江水冲击着山崖,使得整个山谷充满了气势磅礴的氛围。 接着在第三、四句“我至韶融方二月,水平石出映斜阳。”中,诗人以自己进入瞿唐峡的时间为线索,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感受。在二月的春光里,江水上涨,淹没了一块块突兀的岩石,映射出落日的余晖,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瞿唐峡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274年,阳枋写下了著名的《瞿唐峡 其一》诗。这是一首描绘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诗篇。阳枋生活在元朝初期,曾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后因直言进谏被贬为地方官员。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元朝的建立使得中原地区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阳枋在任监察御史期间,以秉笔直书的作风揭露腐败现象,为民请命,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然而,他的刚直不阿也使他陷入险境,最终因直言上疏而被贬谪。 在任职地方官员期间,阳枋曾遍访各地名胜古迹,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他在《瞿唐峡 其一》中写道:“峭壁千寻竟起头,苍苍云雾锁城楼。”表达了瞿唐峡壮丽的景色和险峻的地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阳枋对自然的敏锐洞察力,还流露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