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寿邓提干母

标题包含
寿邓提干母
尝桃不祗似东方,三度浓熏竹院香。 眼底儿孙青琐客,镜中颜色碧琳房。 出屏绣出方壶隐,峡线托余翠水长。 醉问群仙林拍手,谁人翻得九霞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阳枋,字正父,号盘隐,南宋末年巴州(今四川巴中)人。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 阳枋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地方官员,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后来,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他辞官回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品尝桃子仿佛置身于东方仙境,竹林庭院的香气愈发浓郁。 眼中的后辈如同青楼里的雅客,容颜犹如碧绿的珠宝房屋。 走出屏风就如来到方壶山隐士之处,峡谷里绿波荡漾映衬着绿水青山。 醉酒后向神仙们提问,谁能翻过那盛满美酒的酒杯?
去完善
释义
1. 东方:此处指古代神话中的东方朔,以擅长侍奉仙桃而著名。 2. 三度:三次。 3. 浓熏:深度熏香。 4. 竹院:种满竹子的院落。 5. 眼底:眼前。 6. 青琐:窗户上雕花的青绿色格子;此处代指子孙满堂。 7. 碧琳房:形容女子美丽如碧绿的玉房。 8. 出屏绣出:指屏风上的画图精美。 9. 方壶:传说中的仙境名;这里可以理解为在画屏上映出的仙境景象。 10. 峡线:指长江三峡的险峻景色。 11. 托余翠水:形容翠绿的流水映衬出三峡的美景。 12. 醉问群仙:在饮酒微醺时,向神仙请教。 13. 林拍手:树林中传来鼓掌之声。 14. 翻得:翻转过来得到的。 15. 九霞觞:传说中西王母的宝物,此处用来赞誉邓母的高贵气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寿邓提干母》是宋诗中颇具特色的祝寿之作。诗人阳枋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并表达了诚挚的祝愿。全诗意境优美,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寿诞喜庆的氛围和主人公的尊贵地位。 首联“尝桃不祗似东方,三度浓熏竹院香”通过比喻,将寿星比作品尝仙桃的神仙,既体现了寿星的高贵气质,又暗示了她的长寿特征。同时,“三度浓熏竹院香”则是对其生活的环境进行了描述,突显了她居住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颔联“眼底儿孙青琐客,镜中颜色碧琳房”主要描述了寿星的幸福生活,儿孙满堂,容貌不老,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这里采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让人仿佛看到了寿星眼中的喜悦和自豪。 颈联“出屏绣出方壶隐,峡线托余翠水长”则以富于动态的画面,进一步展现了寿星的美好生活,她将生活的幸福看作是从屏风上绣出的仙境美景,悠扬的峡谷流水声伴随着她生活的每一天。 尾联“醉问群仙林拍手,谁人翻得九霞觞”则是对寿星的美满生活寄予了最美好的祝愿,愿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长寿,如神仙般自在快乐。这里的“醉问”一词不仅表现了寿星豪爽的性格,也突出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邓提干母》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阳枋所作。诗人在1247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达州。阳枋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并将忠孝思想贯穿于诗歌创作中,如他在此诗中所表达的那样。 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期(公元960-1279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入侵,民不聊生。阳枋本在朝为官,但因忠言逆耳,未能得到皇帝的重用。1275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恭帝投降,南宋灭亡。在这样的背景下,阳枋深感亡国之痛,忧国忧民之情愈发浓厚。 此外,这个时期的妇女地位较低,但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却有着较高的要求。阳枋的这首诗就是用来祝福朋友邓提干的母亲健康长寿的。在诗句中,他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和对子女的教育之恩,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敬仰和孝顺之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