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

标题包含
寒食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寂静的村落柴门前,我们也将柳枝插在那里纪念岁月流转。 虽然我们的地域不在禁烟的粤地,但扫墓时还是会带着庞老的家祭习俗。 汉唐的陵寝没有麦饭祭品,但山溪边的小路上却满是洁白的梨花。 让我们在青苔覆盖的小径旁畅饮,不必去理会城楼上传来的晚风号角声。
去完善
释义
1. 柴门:用树枝或木头制成的简陋的门。这里形容乡村的简朴生活。 2. 插柳:古代清明节的习俗,将柳枝插在门前,以纪念祖先和祈求平安。 3. 禁烟:指寒食节禁止生火的习俗。 4. 粤人国:泛指南方地区,这里特指广东一带。 5. 上冢:扫墓,祭拜祖先。 6. 庞老家:指东汉隐士庞德公的家,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7. 汉寝唐陵:指汉朝和唐朝皇帝的陵墓,这里代指历代皇帝的陵墓。 8. 麦饭:指扫墓时祭祀用的食品。 9. 山溪野径:指山间的小溪和野外的道路。 10. 樽:古代盛酒的器皿。 11. 径藉青苔卧:形容小路被青苔覆盖,显得荒凉寂静。 12. 莫管城头奏暮笳:不要理会城楼上响起告警的军号,意指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理会外界的纷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寒食》诗以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文情怀的深深感慨。首联“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写出村落的宁静与疏离,暗示了寒食节特殊的氛围。诗人通过“插柳”这一民间风俗表达了对时间的敬畏,提醒人们珍惜光阴。颔联“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借禁烟的习俗传达出怀念先人的情感。禁烟原指清明节前后不得生火煮饭的习俗,诗人以此传达了祭奠先祖的精神寄托。颈联“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以汉寝唐陵的荒芜表达出历史的沧桑感,而山溪野径的梨花则象征着生命的绽放。尾联“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则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画面,表现出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全诗意境深远,笔触朴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赵鼎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7年前后,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侵之际。 赵鼎在南宋时期担任过宰相一职,因与秦桧意见不合而被贬谪。在这期间,他目睹了国家动荡、百姓疾苦,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他曾在写给皇帝的《乞休致疏》中说:“臣顷叨辅政,今已三年,中间无日不在忧愁恐惧之中。”这种心情在他的诗作中也有所反映。 在赵鼎创作《寒食》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国家局势紧张。南宋政权建立后,虽然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腐败日益严重,民众生活困苦。赵鼎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政治家,对此深感忧虑。因此,他在《寒食》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