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六言
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
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在我们应该高兴无比,明天在池塘边迎接秋风的到来。聆听雨滴如同欣赏古老音乐,收到信件仿佛结识了好友。
去完善
释义
1. 今日自须欣喜:“今日”指的是立秋前的日子,意味着夏去秋来,天气转凉,因此使人喜悦。"自须"表示理应如此,自然地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2. 明朝池上秋风:“明朝”指明天,“池上”指的是水池边,“秋风”则是秋天的风,象征着凉爽的天气。这句话是说第二天就可以在池塘边感受到凉爽的秋风了。
3. 听雨如听古乐:“听雨”是指聆听雨滴的声音,“古乐”是古代的音乐,这里用来比喻动听的声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将秋雨声看作优美音乐的雅趣。
4. 得书似得良朋:“得书”是得到信件的意思,“良朋”则是对好朋友的美称。这句诗形象地传达了收到朋友来信时如同得到珍贵友谊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简约的文字,传达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诗人以“今日自须欣喜”开篇,表达了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紧接着,他以“明朝池上秋风”描绘了明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锐感知。
“听雨如听古乐”一句,将雨声比作古乐,形象地描绘出秋雨带来的宁静与祥和。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敏感。最后,“得书似得良朋”则表达了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珍视,认为得到好书就像结交了一位好朋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秋前六言》是北宋诗人晁说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0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时期。此时,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王安石变法在即,社会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晁说之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曾担任国子监主簿、秘书省正字等职,但仕途并不顺利。在诗人的生活中,常常伴随着孤独、失意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对社会现状深感忧虑,因此他们寄情于山水田园,抒发心中的愤懑与忧愁。
这首《立秋前六言》就是晁说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