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遗憾未能与你在荷塘边相遇,这里只有青松和简陋的房屋。
陶令虽无五个儿子相伴,但蒋生曾误闯我的三径园。
春天时,荷花曲池里的水流潺潺,傍晚时分,薜荔帷幔间弥漫着浓郁的烟雾。
听说桃花源的美景容易让人迷失,不如在这里舒适地躺着欣赏窗外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1. 荷蓑:指披着荷叶制成的雨衣,此处形容吕逸人隐居于世的形象。
2. 青松白屋:指吕逸人居所的环境特征,松树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白屋则寓意清贫自守的生活状态。
3. 陶令五男曾不有:这里用陶渊明五个儿子的事例,借指吕逸人的子女可能没有像陶渊明的孩子那样得到良好的教育。
4. 蒋生三径枉相过:引用汉代蒋诩的典故,蒋诩辞官归隐后“舍中有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表示客人来访不被接受时依然诚心诚意来拜访。
5. 芙蓉曲沼:描述吕逸人居住环境的优美,曲沼为曲折的池塘,芙蓉指的是荷花。
6. 薜荔成帷:形容门前薜荔藤蔓茂密,形成绿色的帷幕,透露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氛围。
7. 晚霭:傍晚时的云气,这里指暮色中的景象。
8. 闻说桃源好迷客:这里借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听闻世外桃源景色美丽,容易引起人们的向往之情。
9. 高卧眄庭柯:表示吕逸人在闭门谢客之际,悠然自得地躺在床上观看庭前的树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访吕逸人不遇”为题,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拜访隐士吕逸人却未遇的情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是唐朝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6年前后,正值安史之乱期间。在这个时期,裴迪与王维等诗友过从甚密,一同游历山水,探寻隐逸高士,抒发胸中感慨。
在这段动荡的岁月里,唐玄宗被迫西逃,长安城破,山河破碎。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裴迪更加向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追求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恬淡。因此,这首诗中的“访吕逸人”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钦慕。
与此同时,唐朝的隐逸之风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避世隐居,以求心灵慰藉。裴迪和王维等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选择了与世俗对抗,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裴迪在安史之乱时期的人生际遇和对时代背景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