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开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蛰不闯吐。
阳威烈烈炽盛夏,田野熬熬剧焦釜。
新秧既长且干萎,播种无由可入土。
农民望雨若倒垂,类叹天命我无所。
太守念膺民命寄,如伤体肤痛心膂。
奔祷山川社稷前,下及百祠靡不举。
坛告雷师雷莫闻,江叩龙神龙弗顾。
间或沾洒随即收,翘想霶霈殊乌有。
日切一日不遑宁,直欲伐牲实笾俎。
精虔充积四十朝,幽明贯彻忽无阻。
季春望夜五鼓余,瓦鸣琢琢簷垂缕。
起来四顾云黑暝,阿香驱车震鼍鼓。
甘霔一番复一番,达昼倾盆莫之御。
东阡西陌土膏溶,负耒荷锄翕旁午。
父语其子兄语弟,或曰我侯感格故。
滴滴皆是真珠饭,天救我民赐我哺。
非我下民能动天,侯泽我民如父母。
既优既渥尚未已,实颖实栗决可睹。
人解戚容为懽忻,岁转凶兆为丰阜。
从知天人本一机,气脉流通有如许。
端犹影响应形声,证验昭昭真足数。
亦侯作霖大手段,家学渊源传自古。
岂徒蕞尔南漳滨,特私所惠偏一坞。
抑将天下济苍生,行赴九重大用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冬天长达90天的干旱,谁能料到今年的春天干旱更为严重。新年伊始至今已有三个月,万物复苏却受阻滞无法繁荣生长。烈日炎炎如同盛夏,田野如同被火烤的锅一样痛苦不堪。新栽的稻苗长得又细又黄,种子无法种植于土地之中。农民们盼望雨水如同期待救命稻草,感叹命运无法改变。身为太守,我忧国忧民,视民如伤。为了祈求降雨,我奔走于山川河岳,祭祀百祠。然而,即使祭告了雷霆之神、江河之神,他们似乎并无反应。偶尔有些微雨降落,但很快便消失无踪,期盼中的大雨依旧没有来临。时间一天比一天紧迫,我几乎要宰牲来祈祷上苍。历经40个清晨的虔诚祈祷,终于打破了生死之间的隔阂。
在四月的一个夜晚,凌晨五点刚过,屋瓦传来瑟瑟声响,天空乌云密布。起身环顾四周,只见一片漆黑,如同阿香驾车惊动天地。甘霖一场接一场地下着,白天也是倾盆大雨无法抵挡。东边的田间小路满是湿润的泥土,农夫们肩扛着农具,一片繁忙景象。父亲对儿子,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的侯爷感动了天地,每一滴都是珍贵的甘露,上天赐予我们美食,侯爷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关爱着我们。雨量充足而且持续不断,丰收的景象近在眼前。大家收起了愁容,转为欢欣鼓舞,过去的凶年变成了丰收之年。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地之间本来就有微妙的关系,气和脉的流动有着惊人的力量。就像是影子跟随身形,声音回响形状一样,这是千真万确的证据。侯爷您是大降甘霖的高手,您的家族学养渊源流传。您不仅仅关注这个小小的南漳地区,更关心天下的百姓。我坚信,您将会普渡众生,在天子的身边发挥更大的作用。
去完善
释义
1. 太守: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这里指某地的长官,负责管理民政事务。
2. 厥土:土地。这里是说禾苗生长的地方。
3. 东西南北之人:四方的人,泛指全国各地的人。
4. 东西南北之风:四方之风,泛指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
5. 金革之声:战争的声音。这里是说战争的气氛。
6. 川:河流。
7. 物:万物,这里主要指庄稼。
8. 乔松:高大的松树。
9. 枳棘:两种植物名,常用来比喻恶人和小人。
10. 庙堂之上:指朝廷。
11. 兰蕙:两种花卉,这里用来比喻君子。
12. 草莽:草丛,这里用来比喻民间。
13. 候:季节。
14. 耰:一种农具,用于拍打土壤,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15. 仓箱:仓库,这里用来储存粮食。
16. 登:丰收。
17. 桃李:两种果树,这里用来比喻弟子。
18. 枳棘:两种植物名,常用来比喻恶人和小人。
19. 休明:美好光明的境地。
20. 桃李:两种果树,这里用来比喻弟子。
去完善
赏析
《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是南宋诗人陈淳的一首长篇歌行。诗中生动描绘了旱情的严重以及百姓渴望降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太守傅寺丞为民祈雨的敬仰之情。诗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干旱景象、祈雨过程、百姓心声等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也传达了浓厚的哲学意味,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得诗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