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秀才壁
日日危亭凭曲栏,几山苍翠拥烟鬟。
连朝策马冲云去,尽是亭中望处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天都倚靠在高高的亭子里,透过弯曲的栏杆,看到了几座青翠的山峰,它们被烟雾缭绕,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连续几天骑马冲进云霄,一路所见都是那个亭子所看到的山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赵秀才:指作者的朋友赵秀才,这里以他的名义写这首诗歌。
2. 日日:每天。
3. 危亭:高耸的亭子。
4. 曲栏:弯曲的栏杆。
5. 几山:几个山头。
6. 苍翠:深绿色。
7. 拥:簇拥着。
8. 烟鬟:云雾缭绕的山峰。
9. 连朝:接连几天。
10. 策马:驱马前行。
11. 冲云:冲上云端。
12. 尽是:都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造在游览赵秀才家的亭子时创作的。首句“日日危亭凭曲栏”,描述了诗人每天登临高亭,倚靠曲折的栏杆,俯瞰四周的景象。接下来两句“几山苍翠拥烟鬟”,描绘了诗人的视线所及之处,山峦叠嶂,青翠欲滴,云雾缭绕,犹如美女的发髻一般美丽。
后两句“连朝策马冲云去,尽是亭中望处山”,则写出了诗人连续几天骑马穿梭在云雾之中,所见的风景都是从亭子中眺望到的群山。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反映出他身处亭子却心向远方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有对景色的细致描绘,又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以登山临水、策马行云的行为来表现其热爱生活、渴望远方的精神风貌,使人感受到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赵秀才壁》是南宋诗人陈造于绍熙三年(1192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朝政腐败,百姓生活困苦,科举制度受到严重扭曲。陈造身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忧虑。
陈造(1133-1203年),字唐卿,号梦泽居士,生于南宋绍兴年间,江苏高邮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少年时期便以才学闻名乡里。然而他命运多舛,屡试不第,直至晚年才得以进士及第,历任地方官员。
绍熙三年,陈造游历江淮地区,与赵秀才结识并为之题诗。赵秀才同样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考中功名。陈造对赵秀才的遭遇感同身受,于是写下这首诗歌,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友人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