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思春辞

标题包含
思春辞
美人别我城南去,几见楼头凉月生。南浦沈书寻素鲤,东风将恨与新莺。丁香枝上同心结,九曲灯前白发明。花托芳䰟随鹊梦,草移愁色上帘旌。物华半老燕脂苑,春影轻笼翡翠城。歌扇但疑遮月面,舞衫犹记倚云筝。因弹别鸐心如剪,为妒文鸳绣懒成。宫烛不啼偏有泪,湘桃无语自多情。岩南树密晨乌集,江北潮回暮渚平。幸有梦中能聚首,唤醒恨杀短箫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浙江金华人。他是明朝初期的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查看更多
半望山度假民宿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女子离我在城南远去,又见过几次月色照在高楼之上。寄出信件在南浦寻找她,春风却带着怨恨和新的黄莺。丁香枝上有同心结,灯光前白发闪现。花香寄托着她的灵魂随着梦想,草木迁移,色彩成为帘幕上的忧愁。年华已去一半,春天轻拂着翡翠之城。歌声里的面容似乎被遮住,舞衫仍然记得那靠在云筝的人儿。如同剪断离别的鹤,嫉妒花纹的鸳鸯懒于纺织。宫殿的蜡烛无声的落泪,湘水边的桃树默默无语却满怀情感。清晨鸟儿在山的南边密集聚集,江北的潮水回流,沙洲渐渐变平。幸运的是在梦里我们还能相聚,现实却如短箫声般伤人。
半望山度假民宿
去完善
释义
1. 美人别我城南去:这里的“美人”并非指美女,而是古人对自己心爱的人的尊称。这句话表示爱人离自己而去。 2. 南浦沈书寻素鲤:南浦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地名,象征着离别;沈书则是书信;素鲤在这里代表传递信息的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寄出了一封信去寻找失去联系的爱人。 3. 丁香枝上同心结:丁香是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爱情;同心结是一种古老的爱情信物。这句话表示两人在春天相识并订下终身之约。 4. 花托芳䰟随鹊梦:花托是指花朵下面的叶子;芳䰟是指美好的灵魂;鹊梦是喜鹊做梦的典故,象征着美好愿望的实现。这句话表示希望美好的灵魂能够实现心中的愿望。 5. 物华半老燕脂苑:物华是指美好事物的年华;燕脂苑是指古代皇宫中的园林。这句话描绘了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渐渐衰老的景象。 6. 歌扇但疑遮月面,舞衫犹记倚云筝:歌扇和舞衫都是古代的歌舞用具;月面和云筝分别是月亮和云彩的形象。这两句话表示曾经美好的歌舞时光已成回忆。 7. 因弹别鸐心如剪:这句意思是弹起离别之曲时心情如同剪刀一样割裂。 8. 岩南树密晨乌集,江北潮回暮渚平:这句描绘了景色变化,寓意时间的流逝。 9. 梦中能聚首:表示在梦中才能相聚。 10. 唤醒恨杀短箫声:表示被现实惊醒后的失落和无奈。
半望山度假民宿
去完善
赏析
《思春辞》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别离、相思、重逢的情景,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开篇写美人的离去,引出几多离愁;接着通过南浦传书、东风送恨等手法,传达出无尽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丁香枝上同心结、九曲灯前白发明等形象,展现了别离时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此外,诗中还借用了歌扇、舞衫等意象,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烦恼与无奈。在诗歌的最后部分,诗人以岩南树密、江北潮回等景象,暗示着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长久,但却对未来相聚充满期待。整首诗歌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体验。
半望山度假民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春辞》是明代诗人宋濂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 在这个时期,宋濂经历了从青年到成年的阶段。他早年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终于在文学和学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江南地区游学期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彼此鼓励。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明朝初期,国家刚刚建立,社会尚处于恢复阶段。此时,科举制度逐渐恢复,许多文人开始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然而,宋濂并未参加科举,而是选择了游学和著书立说。这一时期的宋濂,既有对儒家经典的热衷,也对道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思想的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内涵。 综上所述,《思春辞》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宋濂在明洪武年间的人生际遇、与他相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受的文化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半望山度假民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