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执手两潸然,情极都无语。
去马更匆匆,一息迷回顾。
孤馆得村醪,一醉空离绪。
酒醒却无人,帘外三更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握着对方的手,两人都不禁泪流满面,情深意重到了极点反而都默默无言。离去的马蹄声越来越急促,一分一秒的离别都让人恍惚不安。在孤独的客店里喝着乡下的浊酒,借酒消愁,暂时抛开离别的愁绪。然而酒醒之后,却依旧无人相伴,唯有帘子外面三更时的雨滴落在地上。
去完善
释义
《生查子》邓肃:这是一首描述离别的宋词,作者是宋代文人邓肃。以下是对该词的字词注释:
1. 执手:指手牵手,表示亲密的举止。
2. 潸然:形容流泪的样子。
3. 情极:情感达到极点。
4. 无语:没有说话。
5. 去马:离去的马匹,这里指离去的行人。
6. 更匆匆:更加匆忙。
7. 一息:片刻之间。
8. 迷回顾:回头看去,感到迷茫。
9. 孤馆:孤单的旅馆。
10. 村醪:乡村自酿的酒。
11. 一醉:尽情喝酒。
12. 空离绪:只有离愁在心头。
13. 酒醒:酒醉清醒过来。
14. 三更雨:深夜下雨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古诗词。从“执手两潸然,情极都无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深深的哀伤和无言的情感表达。而在“去马更匆匆,一息迷回顾”里,则传递了作者对于别离的不舍和眷恋。诗人借“孤馆得村醪,一醉空离绪”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以酒消愁,使愁绪更加浓烈。最后两句“酒醒却无人,帘外三更雨”则是以景结情,表达了醒后无人相伴的惆怅之情,以及窗外三更雨的寂寥氛围。全诗婉转动人,感情真挚,将离别的哀伤渲染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生查子》是北宋诗人邓肃的一首词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6年,即北宋哲宗绍圣年间。这一时期,北宋政治动荡,新旧党争激烈。邓肃作为新党的一员,曾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
在这一时期,邓肃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颍昌府教授、秘书省正字等官职,因直言敢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后来因与新党领袖苏轼不合,被贬为衡州团练副使。在贬谪期间,邓肃心情沉痛,感叹世事无常,写下了这首《生查子》。
此外,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也与邓肃的创作密切相关。当时,北宋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新旧党争激烈。这些因素都对邓肃的人生态度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展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