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贺子忱春事

标题包含
次韵贺子忱春事
老境流年速,春风几日晴。 清尊花下怯,白发镜中明。 蝴蝶迷幽梦,仓庚愧好声。 良辰一尊酒,钟鼎可忘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望(1090年-1170年),字瞻叔,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北宋名臣王珪的后裔。 王之望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宋徽宗宣和年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老年时光迅速流逝,春日里的阳光短暂而美好。 在繁花似锦的花树下端起酒杯,却担心自己的力量已不再年轻。镜子中的白发更加明显。 宛如梦中的蝴蝶翩翩起舞,黄莺的歌声悦耳动听。 在这美好的时刻,举杯畅饮,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来创作新的诗词。 2. 贺子忱:南宋文人,与诗人王之望有交情。 3. 老境:老年时期的境遇。 4. 流年:时光流逝。 5. 春风:春天的风,此处代指春天。 6. 晴:晴朗的天气。 7. 清尊:清洁的酒杯,代指饮酒。 8. 花下:在花丛之下。 9. 白发:白头发,此处比喻年老。 10. 镜中明:镜子中的人影。 11. 蝴蝶:蝴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故事,喻指美好的梦境。 12. 仓庚:黄鹂鸟,其叫声悦耳动听。 13. 好声:优美的声音。 14. 良辰:美好的时光。 15. 一尊酒:一杯酒。 16. 钟鼎:古代贵族的餐具,这里代指贵族生活。 17. 可忘情:可以忘记世俗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之望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抒情诗。在诗中,诗人以婉约、优美的笔触,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首联“老境流年速,春风几日晴”,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老境与春风进行对照,凸显出时光的流逝速度之快。其中,“老境”一词暗示了诗人的年龄和身份,而“春风几日晴”则隐含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颔联“清尊花下怯,白发镜中明”,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光阴如梭的观念。在花朵盛开的春光中,诗人举杯消愁,却发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这两句诗不仅传达出诗人的哀伤之情,还暗含了对岁月不饶人的无奈感叹。 颈联“蝴蝶迷幽梦,仓庚愧好声”,诗人以蝴蝶和仓庚(黄莺)为例,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其中,“蝴蝶迷幽梦”意味着诗人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而“仓庚愧好声”则是赞美仓庚美妙的歌声。这两句诗突显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尾联“良辰一尊酒,钟鼎可忘情”,诗人借助于美酒和美妙的音乐,试图暂时忘记自己的忧虑和哀愁。然而,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悲凉。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的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贺子忱春事》是南宋诗人王之望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至1194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政局动荡不安的时期,光宗即位后,朝政被外戚和宦官把持,政治腐败严重。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之望刚经历过罢官的挫折。他在担任枢密院检详时被弹劾,后来虽然平反但已离职。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春天的喜悦,也有对自己遭遇的不平。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对外战争不断失利,使得国家处于危亡之中。然而,知识分子们仍然抱有希望,期待有能力的皇帝能够挽救国家的命运。因此,王之望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