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二首 其二
此夕何清旷,新秋乍夺炎。
凉飚来似旧,熏暑逝如潜。
露重翻香芰,踈云点素蟾。
放怀殊不寤,箕斗转前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夜晚多么清净而开阔,初秋骤然消除了炎热。
习习凉风似乎和过去一样,热气悄悄离去。
寒露逐渐加重了莲花的香味,稀疏的云朵遮住了明亮的月光。
我尽情地享受这一切,丝毫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北斗七星已经移动到了屋檐的前方。
去完善
释义
1. "此夕":这个夜晚。
2. "何清旷":何等清新开阔。
3. "新秋":初秋。
4. "乍":突然。
5. "夺炎":驱散炎热。
6. "凉飚":凉爽的秋风。
7. "似旧":如同往年一样。
8. "薰暑":炎热的夏天。
9. "逝如潜":逐渐消退,好像在隐藏起来。
10. "露重":露水很重。
11. "翻香芰":形容荷花、荷叶的香气随风飘散。
12. "踈云":稀疏的云彩。
13. "点素蟾":指月光洒在云朵上,就像嫦娥的白兔在捣药。
14. "放怀":放松心情。
15. "殊不寤":完全不觉得。
16. "箕斗":星名,即北斗七星。这里比喻时间流逝。
17. "转前簷":指时间推移,星辰移动到房檐的前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致观察秋天的夜景,传达了秋天的清凉和宁静。在诗中,“凉飚来似旧,熏暑逝如潜”两句,描述了秋天的凉爽微风渐渐取代夏日的炎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季节交替的过程。同时,“露重翻香芰,踈云点素蟾”这两句则展示了初秋时节夜空中点缀的星星与中秋时节圆圆的月亮交相辉映的画面。最后一句“放怀殊不寤,箕斗转前簷”则是诗人在这样一幅美丽的夜色下,心情愉悦而沉醉其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夕二首 其二》是北宋名臣韩琦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020年间的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韩琦作为北宋的重臣,一直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民族的繁荣。他的生活充满了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这也使得他对于国家的忧虑和人民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一生经历过多个皇帝的统治,如太祖、太宗、真宗等,每个皇帝都有其独特的治国理念和政策,这对于韩琦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正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现实问题的困扰,当时的文人墨客往往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诗歌之中。韩琦也是如此,他在《秋夕二首 其二》这首诗歌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孤独,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