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
举世溷浊中,谁当清见底。
崎岖太行道,谁贵平如坻。
安得□□美,如此一池水。
悠悠小阁□,视水知此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污浊的世界里,谁能保持清白?
在崎岖的山路上,谁又能平稳前行?
哪里有这样的美景,如同这一池清水般令人向往?
在那宁静的小阁楼里,观水便能懂得这个道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台州:今浙江临海。
2. 郡斋:古代太守的官邸。
3. 杂咏:无特定主题的诗歌。
4. 清平阁:位于台州郡斋的一处建筑。
5. 举世溷浊中,谁当清见底:意为在混乱的世界中,谁能像清水一样清澈透明。
6. 崎岖太行道,谁贵平如坻:形容道路险阻,谁能珍视平和稳定的生活。
7. 安得□□美,如此一池水:指如何能找到如同这池水般美好的事物。
8. 悠悠小阁□,视水知此理:悠闲地站在小阁上,通过观察水池便能领悟这个道理。
去完善
赏析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尤袤
赏析:本诗通过对比“浊世”与“清流”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借以“崎岖太行道”与“平如坻”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审视以及对处世哲学的独特见解。结尾一句的“悠悠小阁”则揭示了“清平阁”这一名字所蕴含的意义——清者自清、平者自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是南宋诗人尤袤所创作的组诗中的一首。这首诗描绘了台州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于公元1169年前后,此时的尤袤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个时期的南宋,虽然经济繁荣,但政治环境复杂,内忧外患严重。尤袤作为朝廷官员,对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有深刻的认识,但他仍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诗歌作品传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