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示善应道人

标题包含
示善应道人
善应无私,当阳有准。 直下承当,入佛祖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咸杰,俗名张士诚,字国瑞,号诚王,元末明初人。他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与朱元璋、陈友谅并称为“元末三雄”。 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在泰州率众起义,自称“诚王”,建元“天佑”,史称“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善行应当没有私心,面对阳光要有准则。 勇敢地承担责任,就能进入佛道的门槛。
去完善
释义
1. 示:教导;指导。 2. 善应:佛教语。即菩萨答问的巧妙言辞。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僧人。 3. 应:答应; 应答。 4. 道人:僧人。 5. 释: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6. 咸杰:唐朝佛教禅宗五山之一的天台山的住持。 7. 当阳:在阳光之下,意味着公开、明显。 8. 有准:有标准或准则。 9. 直下:直接。 10. 承当:承担;接受。 11. 入:进入; 参加。 12. 佛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13. 阃:门限;门槛。
去完善
赏析
《示善应道人》这首诗是宋代著名高僧释咸杰所作,诗中赞扬了善应道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面对一切事物都应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去应对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只有这种精神与态度,才能真正领悟佛家的智慧,达到佛祖的境界。 首句“善应无私”是说善应道人对待万事万物都是无私奉献的,没有私心杂念。这种无私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其次,“当阳有准”是指面对阳光时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即我们要在面对事物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接着“直下承当”意味着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接受并承担下来,而不是逃避或者推卸责任。只有具有这样的品质,才能够真正领悟佛家的智慧,最终达到“入佛祖阃”的境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善应道人》是北宋著名禅宗大师释咸杰(又作延寿)的一首佛门诗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变革,尤其在禅宗佛教方面,思想自由、倡导顿悟的禅学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禅宗的兴盛为诗人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和灵感。 其次,在诗人释咸杰所处的时代,他作为一名得道高僧,曾深入社会底层,关注民众疾苦。在他的修行生涯中,他曾多次被任命为禅宗道场住持,致力于弘扬禅宗教义,引导众生修习禅定、感悟人生。他的这首《示善应道人》表达了对自己修行之路的深刻思考和对弟子善应的教诲之意。 再次,该诗反映了当时禅宗佛教的思想倾向。在当时,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通过修行,便可实现顿悟、证得解脱。因此,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明心见性为主题,教导弟子善应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觉悟,从而实现解脱之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