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
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
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关闭院子打开窗户谈笑风生,江山景色纳入一幅画卷。
微风吹过,只觉得杉树香气弥漫;烈日当空,才察觉竹子清香沁人心脾。
在明亮的房间最适合读书,登上高台便于赋诗。
希望您能在这里专注学术研究,如同炼制仙家的九转金丹一般磨砺自己的学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同恭夏日:夏天的时候,同朋友们一起游玩。
2. 题:为...题诗,这里指在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创作这首诗。
3. 寻真观:地名或建筑名。
4. 李宽中:人名,秀才身份。
5. 开轩:打开窗户。
6. 笑语阑:快活地谈论交谈。
7. 一壶宽:比喻宽广的空间。
8. 杉香:杉木的香气。
9. 竹气寒:竹子的寒气。
10. 生白室:形容环境纯净,心灵宁静的状态。
11. 步虚坛:宗教场所,供信徒祈祷。
12. 攻文字:钻研诗书学问。
13. 九转丹:道家炼制的仙丹,比喻学业的进步和成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热情洋溢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共享美好夏日的情景。首联通过“闭院”和“开轩”的对比,展现了环境的美好以及宾主双方的融洽关系;颔联则运用细腻的感官描写,传达出夏日江山的悠然气氛;颈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们在书卷间畅游、在诗坛上漫步的愉悦;尾联则以祝愿的方式,期望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钻研文学,如同炼丹家磨砺仙丹一般投入热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旷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与学习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在唐代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崛起。诗的作者吕温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与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齐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和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曾担任御史等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在唐代,文人墨客常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吕温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李宽中秀才书院的描绘,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思考。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唐代书院教育的繁荣。在当时,书院不仅是学者们研究和交流的场所,还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吕温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对书院教育的肯定和对人才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