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白云绝顶
雨罢新晴怯宿寒,一帘秋色满阑干。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累世避人秦妇子,一时惊客汉衣冠,
尘寰元有清吟处,便作三山蓬岛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停之后,清新的空气中仍带有丝丝寒气,一帘秋意充盈着栏杆。
要想尽览这广阔的大地,必须攀登至顶峰。
多少代来,人们纷纷避世的女子们啊,那一位不速之客顿时让她们惊讶不已。
在这个尘世中,原来也有清静的地方,那里宛如仙境一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宿寒:喻指寒气犹存。
2. 一帘秋色:形容秋天的景象如同一幅画卷。
3. 三千界:佛教用语,指整个世界。
4. 八百盘:形容山路曲折,艰险难行。
5. 避人秦妇子:这里指的是避开世人,独善其身的隐士。
6. 汉衣冠:汉朝的服饰,这里借指儒雅的文人墨客。
7. 尘寰:人世间。
8. 三山蓬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登白云绝顶》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雨后初晴之际登上高峰的所见所思。首联以“雨罢新晴”开头,表现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同时暗示出诗人登高览胜的心境。接下来的“一帘秋色满阑干”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壮丽景色,展现出秋天特有的魅力。
颔联中的“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则是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出要俯瞰大地的决心和毅力。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透露出他胸怀天下的壮志豪情。
颈联中的“累世避人秦妇子,一时惊客汉衣冠”则是对眼前景物的具体描述。这里既指那些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人们,又暗示出诗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与磨难。
尾联中的“尘寰元有清吟处,便作三山蓬岛看”则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与憧憬。他认为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同样存在着如仙境般的美景,只要用心去感受,便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白云绝顶》是南宋文学家、诗人刘过的一首咏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90年至1205年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刘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于是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雅士。
在刘过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对外屈辱求和,对内则权臣当道,政治腐朽。在这种背景下,刘过对现实深感不满,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来挽救国家危局。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这使得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登白云绝顶》这首诗表达了刘过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人生真谛的情怀。通过描绘登临高山之巅,俯瞰世间万象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