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六首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笾簋。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余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幽人所在何处,那紫色的岩石上有神仙的足迹。在月光下,横放着一把宝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用峄山的木材制作琴身,用昆仑山的玉石镶嵌琴徽。琴身涂着漆,琴弦则缠绕着凤凰的脚。曾经弹奏过《广陵散》,后来又以《明光曲》而继续。耗费百金只为了听一声,千金的价钱只为传承一曲。世上没有钟子期那样的知音,谁能知道这曲子背后的心思呢?
竹子生长在盛夏的溪流中,青翠而又奇特。叶子在风中摇曳有力,翠茎向上伸张直至云霄。风霜冻结了它的树枝,凤凰和鸾鸟食用它的果实。谁知道在轩辕黄帝之后,还有像伶伦这样的乐师出现。刀斧劈开竹林寻找其中最好的竹子,但很快人们又坐失良机。砍下的竹子被制成十二个竹管,吹奏出雄壮或温柔的旋律。虽然对于竹子来说这是自我牺牲,但却也招致病痛。还不如那些长在山上的野草,能保持自己的茂盛。
宝龟的尺寸只有一尺二寸,原本就住在深水中。在五湖之中自由漂浮,在三江里游荡。为什么不待在水更深的地方,却要轻易地来到溱水、洧水?溱水的源头狭窄,常年水流都不足以淹死车轮。渔夫们来来往往,捕鱼的时候还要互相帮助。一旦失去了好运,就会痛苦致死。最后,鱼骨进入庙堂,鱼肉成为佳肴。这就是命运,没有谁会抱怨。我的灵魂寄托在占卜上,还会再次回来欣赏这一片土地。
松树生长在北方的山岩下,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走过。树叶阻挡了云烟,根部环绕着岩石洞穴。它自豪地说自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独自承担着高耸入云的责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逢斧头的砍伐,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的风霜雨雪。有一天,西北的风吹动了它的枝条,东南的冰雹击打了它的树干。不知不觉间,时间的流逝让它的树干有些弯曲。藤蔓在上面纠缠,树干更是断裂。或许有一天它会完全腐烂,化为尘土。匠人不会注意到它,更不会为它折断。繁荣与衰败都有时间限制,圣人也不会在意这些。对于那些爱说闲话的人,不要过于哀叹生命的无常。
桂花树多么葱绿,到了秋天花朵更加芬芳。尽管它说自己对寒冷的冬天并不害怕,却也不曾意识到露水与寒霜的降临。幽静之人看重它的品质,于是把它移植到前庭。八九棵紧挨在一起,两三行排列开来。每一枝都相互交织,每一片叶子都能相互呼应。一对鸿鹄来来往往,两只鸳鸯也在旁边休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人:隐逸之人,指诗人自己。
2. 紫岩:紫色的山岩,这里指隐居之处。
3. 仙躅:仙人留下的足迹,这里是说自己在山中寻找仙人的踪迹。
4. 月下:在月光下。
5. 宝琴:珍贵的琴。
6. 材抽峄山干:峄山是产桐木的地方,这里的“材抽峄山干”是说选材于峄山的桐木。
7. 徽点昆丘玉:昆丘是指昆仑山,这里的“徽点昆丘玉”是说琴徽镶嵌的是昆仑山的玉石。
8. 漆抱蛟龙唇:用蛟龙的嘴唇作为琴的装饰。
9. 丝缠凤凰足:用凤凰的脚作为琴弦的缠绕物。
10. 前弹广陵罢: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的名曲,这里的“前弹广陵罢”是说之前已经弹奏过广陵散了。
11. 后以明光续:明光是一种名贵的琴,这里的“后以明光续”是说之后又继续弹奏了明光琴。
12. 百金买一声:用一百金换取一声琴音。
13. 千金传一曲:用一千金流传一首曲子。
14. 世无钟子期:世上没有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人。
15. 大夏溪:大夏是中国的古称,这里的“大夏溪”是指中国的一条河流。
16. 苍苍:茂盛的样子。
17. 奇质:奇特的品质。
18. 吟风劲:风吹过时发出响声。
19. 犯霄密:触碰到云霄。
20. 霜霰:霜和霰,都是秋天的自然现象。
21. 根株:植物的根部和主干。
22. 十二管:指笛子,因为笛子有十二个孔。
23. 雄雌律:指男女的歌声。
24. 有用虽自伤:虽然有所用处但是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25. 无心复招疾:没有欲望也会招来疾病。
26. 离离保终吉:保持草木的样子就可以保证最终的安全。
27. 宝龟尺二寸:指乌龟,因为乌龟的甲壳上有类似于刻度的纹路。
28. 宅深水:生活在深水中。
29. 五湖:指江苏太湖、浙江杭州的西湖、安徽巢湖、湖北洪湖和湖南洞庭湖。
30. 三江:泛指多条江河。
31. 溱洧:两条河的名字,位于河南省。
32. 庙堂:指朝廷。
33. 鲜腴:新鲜的鱼肉。
34. 笾簋:古代祭祀时用的两种器皿。
35. 谁怨尤:谁来抱怨。
36. 自我招此否:是我自己招来这样的命运。
37. 余灵寄明卜:我的灵魂寄托在明白的占卜中。
38. 复来钦所履:再次来到被尊敬的地方。
39. 布叶捎云烟:树叶散开像是挑起了云烟。
40. 插根拥岩穴:树木的根部紧紧拥抱着岩石的缝隙。
41. 自言生得地:树木自己说它生长在合适的地方。
42. 独负凌云洁:独自承担起高耸云端的清洁责任。
43. 畏斤斧:害怕被砍伐。
44. 经霜雪:经历了风霜雨雪。
45. 风惊西北枝:风吹过西北方向的树枝。
46. 雹陨东南节:冰雹落在东南方向的树枝上。
47. 枝干纵横裂:树枝和树干纵横交错地开裂。
48. 糜烂尽:烂熟到极点。
49. 坐共灰尘灭:一起和灰尘消失。
50. 宁关匠石顾:不用关心匠人是否看上了这棵树。
51. 岂为王孙折:难道是王孙看上了这棵树并要砍伐吗?
52. 盛衰自有时:兴盛和衰败都有自己的时间。
53. 圣贤未尝屑:圣贤们不会对此感到惊讶。
54. 悠悠者:指的是世间的人。
55. 无为嗟大耋:不要为老年而叹息。
56. 岁寒性:松树耐寒的特性。
57. 露与霜:露水与霜冻。
58. 徙植临前堂:移植到前厅的旁边。
59. 连拳八九树:紧密相连的八、九棵树。
60. 偃蹇二三行:傲然独立的二三行树。
61. 自相纠:自己纠缠在一起。
62. 相当:相互照应。
63. 去来双鸿鹄:飞来的双鸿鹄。
64. 栖息两鸳鸯:栖息的两只鸳鸯。
去完善
赏析
《古意六首》是唐代诗人王绩的组诗作品,本诗以乐府的形式分别描述了琴、竹、箫、龟、松和桂这六种事物的特点和命运。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智慧和超脱的哲学思考。
第一首诗描述了古琴的制作和使用,表达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人以峄山木和昆丘玉制作琴材,用蛟龙的嘴唇和凤凰的足部作为装饰,表达了古琴的高贵气质。然而,即使拥有价值连城的古琴,如果没有钟子期那样的知音,一切都没有意义。
第二首诗描述了竹子从生长到被砍伐的过程,表达了世事无常的感慨。竹子在大夏溪边生长,绿意盎然,却被砍伐制成乐器,无法再回到自然的怀抱。诗人借此提醒人们珍惜生命,顺应自然。
第三首诗描述了萧从制作到演奏的过程,表达了人生命运的无奈。宝龟在水中生活,却在渔人的捕捞中丧命,成为庙堂和餐桌上的美食。诗人以此警示人们要敬畏生命,珍惜当下。
第四首诗描述了松树的生长和枯萎,表达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松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之间,不畏风霜雨雪,但最终难逃枝叶凋零的命运。诗人以此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
第五首诗描述了桂树的花开花落,表达了生命的美好和短暂。桂树虽然耐寒,但花开花落,终将凋谢。诗人以此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享受当下。
第六首诗描述了乌龟的命运,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乌龟生活在水中,却因为捕鱼者的捕捞而丧命。诗人以此警示人们要敬畏生命,珍惜当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六首》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创作于贞观年间(627-649年)。这个时期,唐朝刚建立不久,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氛围较为浓厚。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是隋末唐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在青少年时期便经历了隋朝的衰落和唐朝的兴起,目睹了战乱和社会动荡。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古意六首》中,王绩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从历史人物中汲取智慧,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同时,他也通过诗歌传达了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