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览镜词

标题包含
览镜词
宝镜磨来寒水清,青衣把就绿窗明。 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凝(约公元813年-约公元907年),字不详,号凝,唐朝诗人。他原籍为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市)人,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徐凝年轻时曾游历长安、洛阳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的诗才横溢,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仔细打磨的宝镜像寒冷的清水一样清澈,青衣侍女在明亮的绿窗前伺候着。新秋来临,潘安烦恼地发现自己原本只长了一根的头发现在竟然生长出两根。
去完善
释义
1. 宝镜:珍贵的镜子,这里用来形容镜子的高贵品质。 2. 磨来:磨光,使镜子更加明亮。 3. 寒水:寒冷的水,这里指代镜子中的倒影。 4. 青衣:指穿青色衣服的侍女。 5. 把就:拿着。 6. 绿窗:绿色的窗户,这里用来形容窗户的漂亮。 7. 潘郎:即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这里泛指美男子。 8. 懊恼:因烦恼而后悔不已。 9. 新秋:初秋,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 10. 拔却一茎生两茎:比喻头发因为烦恼而迅速变白。
去完善
赏析
《览镜词》这首古诗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开篇两句描绘了镜子中的景象:宝镜如清寒的水,显得冰冷无情;而身穿青衣的女子则在窗前显得更加明亮。这里既暗示了主人公的年龄与心境,也透露出对青春消逝的无奈。 第三句则描绘了主人公对新秋的懊恼之情。这里的“潘郎”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潘岳,他以美貌著称,但他的头发却在秋天开始变白,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对青春的摧残。最后一句“拔却一茎生两茎”则暗示了主人公在岁月流逝中愈发感到焦虑和无助。 整首诗歌以形象的比喻、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复杂心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览镜词》是唐代诗人徐凝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此时中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繁荣、社会风气开放的时期。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于个人的修养和形象有了更高的追求。 徐凝作为唐朝的一位文人,他在诗坛上颇具盛名,与其他诗人相互切磋、交流诗歌技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徐凝本人也颇受皇家的赏识,这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而在这一时期,虽然唐朝的国力处于鼎盛阶段,但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官僚腐败等问题。这些现象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民生问题,他们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种种弊端。 《览镜词》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镜子中的自我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在繁华盛世背后,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