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不喜欢牡丹花呢?它独占城市中最美丽的风景。
仿佛是天上的洛神女神所创造,千娇百媚的姿态如同打破朝阳的霞光。
去完善
释义
1. 何人:谁。
2. 牡丹花:牡丹,一种草本植物,花大而色艳,常用于观赏。
3. 占断:占据。
4. 好物华:美好的事物。
5. 洛川:洛水,古代著名的美景之一,相传有洛神居住。
6. 神女:女神,这里指洛神。
7. 千娇万态:形容牡丹花的美丽姿态。
8. 破朝霞:胜过清晨的朝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描绘了它的美丽和繁华。首句“何人不爱牡丹花”表达了人们对于牡丹花的喜爱之情,因为它独占城中的美好光华。接下来的两句“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则运用了神话传说,将牡丹比喻为洛川神女所造之物,以其千娇百媚的姿态破晓而出,如同朝霞般灿烂夺目。这种比喻既突显了牡丹的华美,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牡丹花的深深赞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牡丹》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唐朝鼎盛时期。在那个时候,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各种题材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对牡丹花的赞美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徐凝生活在唐朝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期,他本人也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赞誉。这首《牡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牡丹花作为唐代的代表性花卉,其寓意丰富多彩。它不仅象征着贵族的气派和高雅,还代表着女性的美貌和智慧。因此,通过赞美牡丹,徐凝实际上是在赞美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美好。
总之,《牡丹》这首古诗反映了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景,同时也展现了徐凝本人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