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吴安中留宿
肉眼通神四十年,侯门拖袖气如烟。
符离经过无行李,西入皇都索相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肉眼通神四十年:在四十年的岁月里,这双肉眼已洞察世事。
侯门拖袖气如烟:富贵人家的侯门如同烟雾般散去了。
符离经过无行李:在符离这个地方走过时,我身无长物。
西入皇都索相钱:向西边的皇城走去,希望求得贵人的援助。
去完善
释义
《谢吴安中留宿》是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米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词句的注释:
1. 肉眼通神:意思是眼睛能洞察事物真相。这里形容米芾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2. 四十年:指米芾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活跃的时间。
3. 侯门:指吴安中的家门。这里是尊称对方的家宅为“侯门”。
4. 拖袖:指拉住衣袖。这里表现的是主客之间亲切融洽的关系。
5. 气如烟:描述气氛轻松愉快,如同烟雾般弥漫。
6. 符离: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这里是米芾故乡。
7. 无行李:表示米芾出行时没有携带过多的物品。
8. 西入皇都:指前往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9. 索相钱:向亲友求取资助。索,请求;相钱,资助的钱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的诗词,诗人在此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浓厚的友情。
首先,“肉眼通神四十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回顾和感慨。他在这里以肉眼通神来形容自己四十年的经历,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智慧和境界。
接下来,“侯门拖袖气如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侯门在此象征着尊贵地位,而拖袖则是亲密友谊的体现。这一句意味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超越了身份地位,他们在精神上达到了高度的默契。
而后,“符离经过无行李,西入皇都索相钱”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他在旅途中没有携带任何行李,这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而在进入皇都之后,他却向朋友寻求帮助,这是因为他珍视与朋友之间的真诚情谊,愿意在困难时向他们求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同时,他也强调了真挚友谊的重要性,表明无论在何种境遇下,真正的朋友都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吴安中留宿》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宋哲宗时期(1094年-1100年)。在这段时间里,米芾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性格耿直、不善奉承,导致仕途不顺,多次遭到贬谪。这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厌倦之情,转而投身于艺术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在诗中,米芾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不屑。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士人阶层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功名场,追求荣华富贵。在这种背景下,米芾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艺术的本真,显得尤为可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