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师轲朱奎父
洛阳盛人物,丧乱亦南迁。
今见大夫后,犹如翁子贤。
端居送日月,秀句写风烟。
相遇何匆促,临分重惘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洛阳这座名城养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即使遭遇战乱也会往南迁徙。如今有幸见到这位大夫之后,简直就像见到了贤良的老人一般。他从容地度过时光,用优美的诗句描绘风景。与他的相遇是何等的匆匆,即将分别时又倍感惆怅。
去完善
释义
1. 洛阳:古代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地处河南省西部。本诗中的洛阳代表人物繁盛之地。
2. 盛人物:指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如文学、政治等。
3. 丧乱:此处指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如战争或政治混乱等。
4. 南迁:指中原地区的人口因战乱等原因向南方迁移的现象。
5. 大夫:古代的官职,如周朝有三大夫,即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这里用来尊称朱师轲的先祖。
6. 翁子:指年老的儿子。这里用来表示对朱师轲的尊重。
7. 端居:指平日的家居生活。
8. 秀句:优美的诗句。
9. 风烟:指自然界的风光景色。
10. 相遇何匆促:形容两人相聚时间短暂,离别时显得尤为惆怅。
11. 临分:即将分别的时候。
12. 重:再一次。
13. 惘然:感到迷茫或忧伤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赠朱师轲朱奎父》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送别诗。首联描述了洛阳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即便遭遇战乱也有人选择南下避乱;颔联则表明现在见到朱师轲,就如同看到传说中的圣贤之人;颈联描绘了他们安稳的生活和对时光的珍惜,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江山风光;尾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短暂,临别时心情充满惆怅和迷茫。整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品质才学、感慨离别时光以及描绘故乡的风土人情,传达了深厚的友情及人生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朱师轲朱奎父》是南宋诗人晁公溯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光宗时期(约1189-1194年),这个时期正值宋朝内外交困、政局动荡之时。
晁公溯,南宋著名文人,其人生经历丰富,历任地方官吏,一生辗转各地。在他任职于福建泉州时,结识了朱师轲和朱奎父两位挚友,共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后来,因政局变动,晁公溯被调任他处,与这两位朋友分别。在这首诗歌中,晁公溯表达了对两位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南宋政治腐败,对外战争失利,内部矛盾激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晁公溯亦不例外。这首诗正是他在离任泉州时,感慨岁月流逝,友情难再,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之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