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望

标题包含
晚望
迟日高楼上,江山引望长。 浮鸥轻浩渺,飞鸟灭苍茫。 洲渚苹初白,陵陂麦未黄。 流年太匆促,转烛过春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景色,那美丽的山水让人心旷神怡。 湖面上漂浮着轻盈的小鸟,它们在浩渺的水面上自由地飞翔;远处的飞鸟掠过天际,消失在无尽的苍茫之中。 河边的草地渐渐泛起新绿,那些洁白的小花点缀其间;丘陵上的麦子还未完全成熟,一片金黄尚未形成。 时间过得太快了,就像烛光一样,转眼间春天已经过去了。
去完善
释义
1. 迟日:形容春日迟迟,气候温暖,日光漫长。 2. 高楼:指建于高处或高地的楼宇。 3. 江山:江河山岳的统称,也泛指山川大地。 4. 引望:放眼远望。 5. 浮鸥:栖息在水面的小鸟,如雁、鸭等。 6. 浩渺:形容水面广阔无际。 7. 飞鸟:飞行中的鸟。 8. 苍茫:形容景色迷茫,不清晰。 9. 洲渚:水中的陆地。 10. 苹:即蘋花,一种水生植物。 11. 陵陂:丘陵坡地。 12. 转烛: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13. 春光:春天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晚望》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描绘江畔晚景的诗歌。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遥望远方,眼中所及的是一幅江山浩渺、风景如画的景象。诗中通过浮鸥、飞鸟、洲渚、陵陂等意象,展现了暮春时节的自然风光和生机活力。然而,诗人在这美好的景色中,也感慨时光的流逝,发出“流年太匆促,转烛过春光”的喟叹,表达了对时光匆匆、青春易逝的惋惜之情。这首诗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色描绘,又寓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思考,呈现出一种豪放而婉约的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望》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 在这一年里,晁公溯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的官场生涯颇为不顺,曾两度担任成都府路的参议官,但均因与上司不合而被贬职。这种经历使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对社会的腐败现象充满了愤慨。与此同时,他也在这期间游历了江南各地,见识了各地的风光名胜,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创作《晚望》时,晁公溯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时期。他远离家乡,客居他乡,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在这种情感驱动下,他登高远望,写下了这首诗。诗句中,他通过对夕阳、江水、城楼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