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寒水依痕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水面还留有冬天的痕迹,春意渐渐回归,沙漠边缘烟雾弥漫,视野开阔。阳光照耀下的梅花散发着清香,几株含苞待放的花朵争相开放。回想起过去的种种烦恼和忧伤,看看它们在今天的情感中留下了多少痕迹,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如心头难以拂去的忧愁。这无尽的青山绿水,正是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
深情的画卷里隐藏着深深的哀伤,想象着东风吹过,白雪消融。可惜无法补偿枕边的柔情蜜意,也无法弥补曾经的欢乐时光。在心中最渴望的时候,却还有无数令人悲伤的时刻,只能将这些渴望和无奈留待归来时诉说。当再次相逢时,已经度过了一年的离别。

去完善
释义
1. 石州慢:词牌名。
2. 寒水依痕:指水位下降后的河流痕迹。
3. 春意渐回: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4. 沙际烟阔:沙滩上的雾气逐渐散去。
5. 溪梅晴照生香:阳光明媚的溪边梅花散发出香气。
6. 冷蕊数枝争发:形容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争相开放。
7. 天涯旧恨: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8.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的状态。
9. 长亭门外山重叠:描绘送别场景中的重重青山。
10. 尽眼中青:用满眼青青的颜色比喻忧愁的心情。
11. 是愁来时节:表示正是忧愁的时候。
12. 情切:情感真挚强烈。
13. 画楼深闭:华丽的楼阁紧闭门窗。
14. 东风:春风。
15. 暗销肌雪:形容美人因心情低落而容颜憔悴。
16. 辜负枕前云雨:形容恋人分离,无法共度美好时光。
17. 尊前花月:酒宴前的鲜花和明月,象征美好的时光。
18. 心期切处:内心期待的地方。
19. 更多凄凉:表示更加凄惨悲凉。
20. 殷勤留与归时说:希望对方在回家时,能将离别时的辛酸诉说给他人听。
21. 到得却相逢:等到再次相见的时候。
22. 恰经年离别:正好相隔一年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寒水、春意、沙际等物象描绘了初春的美景,寓意着新生和希望。然而,作者紧接着又通过“天涯旧恨”、“眼中青”等词句展现了心中的忧愁。上片展现出矛盾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下片中,作者想象出画面:虽然独自深居,但并不孤独,因为心中有美好的愿望。最后两句为点睛之笔,暗示出人生无常的悲欢离合,使整首词在深沉之中流露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州慢·寒水依痕》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一首名篇。据史书记载,这首词创作于宋徽宗时期(公元1101年)。在这期间,张元干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礼部侍郎、尚书等要职,但因受党争牵连而遭贬谪。这使得他对国家治理和民生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当时,正值北宋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宋徽宗重用权臣蔡京,使得朝廷内部党派纷争愈演愈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种背景下,张元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石州慢·寒水依痕》中,张元干以“寒水依痕”开篇,寓意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生活的困苦。紧接着,他用“年年带雨春潮急”来形容国家的混乱局势,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最后,他以“梦里乘风,步蟾宫”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国富民安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