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
碧桃本是僊人花,僊人花里饭胡麻。
初来此树向谁得,翠眉婵娟萼绿华。
世间俗桃千百数,溪谷往往蒸成霞。
纷纷见此欲羞死,乱红吹落污窗纱。
陈宫露唾天水碧,粉黛欲学争咨嗟。
岂知僊妃作狡狯,挼花染汁便尔嘉。
瑶池蟠桃即此种,花飞不肯污泥沙。
实成唯许方朔吃,时时还戏王母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桃花原是仙人的花朵,在仙人的花园里和胡麻一起生长。这棵碧桃树刚来到人间时,谁得到了它呢?原来是翠绿的叶子如同美人眉毛般的碧桃花仙子。世间的普通桃花有数百种,它们在山谷中绽放如云彩般绚烂。看到碧桃之后,其他的桃花都羞于相比,纷纷飘落下来,弄脏了窗户的纱窗。碧桃花如天水的露水般纯净,即使是粉黛美女也难以仿效。谁知道仙女的狡猾之处,她只是揉碎了花瓣,沾染上汁液就变成了美丽的碧桃花。传说中瑶池的蟠桃树就是这种碧桃花,花瓣飘散的时候绝不落在泥土之中。而果实成熟时只有东方朔能品尝,还经常捉弄王母娘娘的家。
去完善
释义
1.碧桃:一种开花的桃树品种,因其花朵颜色鲜艳,又名“仙人花”。
2. 本是:原本就是。
3. 仙⼈:神仙,古人对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的称谓。
4. 花:指碧桃。
5. 饭:吃饭,这里指食用。
6. 胡麻:又称黑芝麻,古人认为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7. 翠眉:绿色的眉毛,这里用来形容碧桃的花瓣。
8. 婵娟:姿态美好,这里用来形容碧桃的花朵。
9. 萼绿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相传她曾降临人间教授人们种植仙桃。
10. 世间俗桃:普通的桃花品种。
11. 溪谷:溪流与山谷。
12. 蒸:蒸腾,这里指桃花盛开时花朵繁茂的景象。
13. 乱红:纷乱的桃花花瓣。
14. 吹落:风吹花落。
15. 污:弄脏。
16. 窗纱:窗户上的纱帘。
17. 陈宫:陈朝的皇宫。
18. 露唾:露水。
19. 天水碧:一种蓝色染料,此处用来形容露水的清澈。
20. 粉黛:化妆用的白粉和黛黑,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的颜色。
21. 咨嗟:叹息,表示感叹。
22. 仙家:神仙。
23. 狡狯:狡猾,这里是开玩笑的意思。
24. 挼花:揉搓花瓣。
25. 染汁:染色。
26. 便尔嘉:意为立即变得美丽。
27. 瑶池:西王母的居所,传说位于昆仑山。
28. 蟠桃:仙桃的一种。
29. 花飞:花瓣飘散。
30. 污泥沙:弄脏泥土和沙子。
31. 实成:果实成熟。
32. 唯许:只允许。
33. 方朔: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相传他偷吃过蟠桃。
34. 吃:品尝。
35. 王母:西王母,神话中的女仙之首,掌管长生不老药。
去完善
赏析
《碧桃》是南宋诗人舒岳祥所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碧桃为主题,通过描绘其形态、色彩及仙家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碧桃的赞美之情。
首联,“碧桃本是僊人花,僊人花里饭胡麻。”开门见山,点明碧桃的特点及其与仙人的关系。这里的“仙家”是指道教中的神仙世界,而“饭胡麻”则是一种神仙食品,象征着长生不老。诗句表达了碧桃的神圣和高洁,暗示了其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
颔联,“初来此树向谁得,翠眉婵娟萼绿华。”描述了碧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翠眉婵娟萼绿华”形象地描绘出碧桃的花形、花色和花瓣,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翠绿的叶子托着花朵,宛如仙子一般。其中,“萼绿华”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仙女,此处用以比喻碧桃的高贵典雅。
颈联,“世间俗桃千百数,溪谷往往蒸成霞。”将碧桃与普通的桃子进行对比,突显碧桃的不凡之处。“溪谷往往蒸成霞”形象地描绘出碧桃花盛开时,满树的繁花如霞光般灿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尾联,“纷纷见此欲羞死,乱红吹落污窗纱。”进一步表现碧桃的美丽,以及它对世俗之花的压迫感。那些普通的桃花在碧桃面前黯然失色,甚至羞愧难当,纷纷凋落,玷污了窗户上的纱窗。这里运用拟人手法,使画面生动有趣,充满戏剧性。
全诗通过对碧桃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舒岳祥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的独特才情和敏锐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碧桃》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舒岳祥在淳祐年间创作的。当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沦陷于金人手中,时局动荡不安。
舒岳祥在这个时期,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少年成名,曾任职于地方官府,后因战乱、家庭变故等原因,归隐田园,过着清贫的生活。这种生活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的命运。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外患频繁,民生困苦。而文人墨客们则纷纷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舒岳祥在这首《碧桃》诗中,通过对碧桃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碧桃花比喻美好的事物,却无奈地看到它们被战争摧残,寓意着国家的破碎和人民的苦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