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燃灯歌

标题包含
燃灯歌
于时佛在华鬘天,虚空顿现灯万千。一灯东飞落震旦,惟善女身灯忽传。石窟之水清且涟,男当门户女种田。种田太苦种福乐,燃灯之会结福缘。缘不虚生则有首,惟斋婆者司厥权。东村蹀躞西蹁跹,南村喋聒北牵连。借灯说法喻大众,灯花飞粲舌底莲。燃灯古佛古最古,其古乃在如来前。灯光明王亦称佛,灯光光并日月悬。第一本命灯当燃,佛光照耀无灾愆。况乃佛光所到处,夫星子星相钩联。一燃百病为之蠲,再燃寿命为之延;三燃福慧双双全,惟灯宜燃更宜添。是灯即丁理则然,一燃再添添更添,燃灯之会须三年。金灯银灯大福力,小或斗粟或百钱。天灯照天水照水,此缘对佛真当捐。遂教诸乡各寺庙,以灯引灯灯例沿。婆心所到无不达,信受奉行其志坚。微尘等众诸善女,皆大欢喜参灯禅。恒河沙等身布施,一齐自撤簪钏钿。时良日吉为好会,惟斋婆者先周旋。大嫂呼姑姊呼妹,百百十十来联翩。头上宝髻乌云偏,足下丝履六寸圆。青裙翠袖何娟娟,阑干桂子争新鲜。后飞莺燕前乌鸢,媸者自媸妍自妍。佛门广大无不受,青天白日开灯筵。寺僧是日大陈设,送座香茗僧亲煎。引诸善女向灯拜,佐以梵嫂礼则虔。礼成酌酒酒如泉,水陆并设罗腥膻。为缘首者有加笾,玉山醉倒春风颠。惟缘有簿掌出纳,有书记僧职则专。张姑李妹签名氏,揭榜大字书朱笺。年年此会劳女伴,如鹿女应朝金仙。寺门伐鼓声渊渊,日斜会散如秋烟。前村归前后村后,香云拥护灯光旋。千家百家儿女语,灯前醉倦郎应怜。是时寺僧更笑乐,禅床富拥银铜铅。夜昏佛灯冷无焰,群僧醉饱方高眠。自从传灯失本义,佛应流泪遣言筌。如蛾赴灯为利诱,众生苦海真无边。无人出作狮子吼,将疑劫火遗竺乾。南无绮语菩萨者,善哉说此燃灯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吃喝买买提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 那时佛陀在华鬘天,空中突然显现万千灯火。一盏灯飞向东震旦,只有善良女子的身影闪耀其中。石窟中的泉水清澈又波动,男人负责门户守卫,女子负责耕种田地。耕种田地为众生带来痛苦,而点燃灯火却能为众人带来福乐,所以举行燃灯大会来结缘。缘分并非凭空产生,需要有斋婆这样一位司权之人。在这个村子里,妇女们走路翩翩起舞,男子们在门前守护。借着灯火讲法引导大家,口中的莲花与灯花一起绽放。燃灯古佛的古老程度无可比拟,他的古老甚至早于如来。灯光明王也被称为佛,灯光与日月同等明亮。首要的任务就是点燃本命灯,佛光普照能消除灾难和过失。更何况佛光所照耀的地方,夫星和子星相互关联。点燃一次可驱除百病,再次点燃可延长寿命;第三次点燃能同时获得福气和智慧,只有点燃的灯才能更好增添光亮。这个灯其实就是生活的规律,一次次的点燃和添加,燃灯大会需要持续三年。无论是金灯、银灯还是福力,都要用大小斗粟或者百钱来衡量。天上人间的灯火照亮水面,这种缘分面对佛祖确实是应该舍弃的。因此教导各乡的寺庙,让灯火引来更多的灯火,斋婆的心愿是无处不达的,坚定的信仰和承诺能让她们信心十足。微尘众生中的各位善女,都充满喜悦地参加燃灯法会。把恒河沙数般的身体布施出去,一同摘掉头上的首饰。选择吉日举办盛大的燃灯大会,斋婆一定会提前安排周到。嫂子叫姑姑、姐姐叫妹妹,百人、千人一起来参加。她们的头上戴着华丽的宝髻,脚下穿着轻盈的丝履。身着绿色裙子、翠色衣袖的女子们美丽动人,栏干旁的桂花争相开放。后面的飞莺和燕子,前面的乌鸦和老鹰,各自展示着美丑。佛门的宽广接纳一切信徒,明亮的阳光洒在燃灯的法会上。寺里的僧人们这天摆设丰盛,端上香茗、送上座位,引导善女们向灯火祭拜,还有梵嫂辅助行礼。仪式结束后斟满美酒,如同流水般不停歇。各种菜肴备齐,吸引四面八方的美食爱好者。为首的那些人得到更多的佳肴,就像喝醉了的玉山。只有通过缘起这一纽带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有书记僧专门记录职务。张家的姑姑李家的妹妹都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吃喝买买提
去完善
释义
《燃灯歌》丘逢甲 1. 华鬘天:佛教神话中的天界名,此处的“佛在华鬘天”意为佛在天上享用华鬘的庆典。 2. 震旦: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3. 石窟之水:可能指敦煌石窟内发现的古代水源。 4. 种福乐:行善积福,祈求安乐之意。 5. 斋婆:主持仪式的女祭司。 6. 金灯银灯:金银制成的油灯,寓意举办盛会的大福力。 7. 斗粟:一种灯具型号,意为用小的油灯来照明。 8. 天灯照天水照水:举行盛会的场景描述。 9. 微尘等众:无数普通的信徒。 10. 恒河沙等身布施:以恒河沙数般的善行来奉献佛祖。 11. 簪钏钿:古代妇女的发饰和头饰,这里比喻女子虔诚参加盛会的样子。 12. 周旋:周全周到地招待各方来宾。 13. 大嫂呼姑姊呼妹:家庭成员间的亲切称呼。 14. 玉山醉倒春风颠:形容酒宴上欢乐的氛围。 15. 缘有簿:记录捐款名单的册子。 16. 签名氏:签署姓名。
吃喝买买提
去完善
赏析
《燃灯歌》是一首描绘佛教信仰与民间习俗相结合的诗篇,诗人通过对燃灯古佛的崇敬和赞美,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也展现了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 诗的开篇描述了燃灯古佛的神奇景象,“于时佛在华鬘天,虚空顿现灯万千”。这里的“华鬘天”指的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虚空顿现灯万千”则形象地描绘了燃灯古佛的神通广大,令人们敬仰不已。 接下来,诗人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女的传说,表达了对信仰的敬畏之情。“一灯东飞落震旦,惟善女身灯忽传”,这里的“震旦”是指古代中国,意味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传播着智慧和慈悲。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民间生活场景,“石窟之水清且涟,男当门户女种田”。这里表现了男女分工的传统观念,以及人们在田间劳作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主要讲述了燃灯古佛的神力,以及人们如何通过燃灯的方式来祈求幸福。“燃灯古佛古最古,其古乃在如来前”,体现了人们对燃灯古佛的敬仰。同时,也强调了燃灯的重要性,认为它可以驱除百病、延长寿命、增进福慧。 此外,诗人还描绘了燃灯盛会的热闹景象,“金灯银灯大福力,小或斗粟或百钱”。这里的“金灯银灯”象征着人们的富贵吉祥,而“斗粟百钱”则是形容人们对财富的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妇女们参加燃灯盛会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之心。“恒河沙等身布施,一齐自撤簪钏钿”,表明了人们在佛面前的无私奉献,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燃灯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于信仰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喝买买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燃灯歌》是清代诗人丘逢甲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时正值清朝末年,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日本侵略朝鲜,觊觎中国东北,清政府在此时期软弱无能,让民众深感忧虑。 诗人丘逢甲本人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历经磨难。他出生于台湾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幼年时家境殷实,然而,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他随家人回到了广东原籍。战后,台湾割让给日本,令他痛心疾首。之后,他一直致力于教育、救亡图存的事业,期望着民族复兴的曙光。 同时间段内,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洋务运动失败,维新变法兴起,但很快被慈禧太后镇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寻找强国富民的道路,探索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其中也包含了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思考。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丘逢甲创作了这首《燃灯歌》。全诗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吃喝买买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