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其一

标题包含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其一
不是怡红是悼红,笔头点鬼论原公。美人香草湘累感,都付愁珠怨玉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茉莉公子
去完善

译文
并非是快乐的红,而是哀悼的红,用文笔谈论原本的事。美丽的人儿和芳香的花草,以及湘水边的失落之感,所有的这些都在悲伤的眼泪和哀怨的美玉之中。
茉莉公子
去完善
释义
1. 怡红:指《红楼梦》一书中的男主角贾宝玉居住之处“怡红院”,也寓指贾宝玉本人。 2. 悼红:指悼念《红楼梦》一书中不幸的女子们。 3. 笔头点鬼:形容写作鬼斧神工,出神入化。 4. 原公:指的是唐诗人杜甫的好友元结,这里代指作者自己。 5. 美人香草:比喻忠贞贤良之人,这里指《红楼梦》一书中的女子们。 6. 湘累:指古代遭受冤枉的冤魂,这里指《红楼梦》一书中不幸的女子们。 7. 愁珠怨玉:比喻忧伤的诗句,这里借指本诗的内容。
茉莉公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句“不是怡红是悼红”言简意赅地指出了诗人所创作的诗词并非是纯粹的欣赏美好事物,而是通过悼念红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在传统诗词中较为常见,如宋代杨万里的《小池》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来抒发心中的忧虑和期望。 次句“笔头点鬼论原公”则是对这种表达方式的进一步阐释,用鬼神之说描绘出悲剧的意味。诗中的“笔头点鬼”可以理解为用笔尖刻画悲剧人物的形象,而“论原公”则是指出诗人试图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第三句“美人香草湘累感”再次强调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借用古人屈原的“美人香草”比喻对悲剧人物的哀怜之情。这里的美人与香草都是诗人心中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受到摧残的命运。 最后一句“都付愁珠怨玉中”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诗人将所有的忧愁和怨恨都寄托在这些诗句之中,以此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里的“愁珠怨玉”象征着诗人的情感结晶,也寓意着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惋惜与痛心。
茉莉公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其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这是清朝晚期的一个时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变化。诗人丘逢甲在此时期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既有科举考试的成功,也有丧父之痛,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个时期,清朝已经进入了末期,国力衰微,内外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丘逢甲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诗为剑,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他的诗歌富有激情,寓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心声。
茉莉公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