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说潮 其三

标题包含
说潮 其三
神泉生神童,实祀乡贤祠。乃复有仙童,化作云雨师。神童不得见,吾见神童诗。仙童不得见,石有仙迹遗。牛背明斜阳,想见横笛吹。至今圣者庵,背笠短发披。祷云云即生,祷雨雨即施。飞霖沛五羊,灵寝仙来嬉。夜半三元宫,朝天骑文螭。潮人说孙仙,感德非徵奇。人生无后名,老死将何为?生而不济物,高官惭牧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博宇
去完善

译文
神仙涌现在泉水旁,养育出一位神童,受到尊敬被祭祀在乡贤祠中。不久后,又有一位仙童降临,变成掌管天气的神仙。我们虽无法见到那神奇的神童,但他的诗篇却流传至今。这位仙人则留下了足迹于石头之上。曾经他披着短头发,站在牛背上,吹奏着横笛,阳光洒在那背脊上显得格外明亮。如今,圣贤之庙仍在,见证了曾经的传说。无论求雨还是祈求晴天,他都应允人们所求。当雨季来临时,五羊地区水足粮丰,而他的仙体则在灵堂之中安眠,享受众人崇敬的目光。入夜后,三元宫里便骑马朝天而去,驾云骑行。这就是广州人所传颂的孙仙,感叹他的美德而不求他的神奇事迹。如果一个人在世上无赫赫功名,暮年之时还能有什么寄托呢?若不能造福百姓,即使官位再高也愧对那些牧民百姓。
张博宇
去完善
释义
《说潮 其三》: 1. 神泉:地名,具体地理位置不详。 2. 神童:指年少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3. 祀乡贤祠:祭祀在当地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4. 仙童: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童子。 5. 化作云雨师:古代传说认为神仙可以呼风唤雨。 6. 不得见:无法看到或见到。 7. 神童诗:指神童所写的诗歌。 8. 仙迹遗:遗留的神仙痕迹。 9. 明斜阳:明亮的夕阳。 10. 横笛吹:形容吹奏横笛的场景。 11. 至今:到现在为止。 12. 圣者庵:供奉圣贤的寺庙。 13. 背笠:头戴斗笠。 14. 短发披:头发短而散乱。 15. 祷云云即生:祈祷上天云雾就能出现。 16. 祷雨雨即施:祈祷下雨就会降雨。 17. 飞霖沛五羊:大雨滂沱的景象。 18. 灵寝仙来嬉:神仙在庙宇中嬉戏。 19. 夜半:半夜时分。 20. 三元宫:道观名称,具体位置不详。 21. 朝天骑文螭:骑着飞龙升天。 22. 孙仙: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23. 感德:受到恩德。 24. 徵奇:追求奇特之事。 25. 无后名:没有留下后世的名声。 26. 老死:年纪大而死去。 27. 济物:帮助万物。 28. 牧儿:放牧的儿童,此处意指普通百姓。
张博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潮”为主题,描述了潮州地区的一些传说和故事。诗人首先提到了神泉、神童和仙童等神秘的人物,他们似乎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呼风唤雨,造福百姓。这些神秘的生物虽然无法见到,但他们的事迹却被人们广为传颂。诗中提到的“神童诗”和“石有仙迹遗”可能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或石刻,这些都是神仙留给人间的痕迹。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在夕阳下,牛背上,一个孩子正吹着横笛,这是神仙的化身,他来到这里为百姓带来福祉。而圣者庵则成为了神仙们的聚会场所,他们在那里祈祷,让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诗人还提到了五羊城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五位仙人骑着五色神羊降临此地,带来了丰收和幸福。如今,三元宫已经成为了人们祈求神仙庇佑的地方,而神仙们也在这里享受着人间的供奉。 最后,诗人告诫世人,一个人的名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那些身居高位却不关心百姓疾苦的人,甚至连放牧的孩子都不如。因此,我们应该学习神仙的精神,关爱他人,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张博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说潮 其三》是清代著名诗人丘逢甲创作的一首描绘潮汐景象的诗歌。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末年,那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各种矛盾尖锐。而诗人丘逢甲身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现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 丘逢甲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诗人的才华,长大后更是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期望能够改革社会,挽救国家的危机。然而,他的理想并未实现,反而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被罢官回乡。在这段人生低谷的时期,丘逢甲开始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用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他的笔下,潮水的涨落成了国家命运的隐喻。他通过对潮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渴望变革、振兴国家的理想。这首《说潮 其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张博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