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忠武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
一堂坐对两忠武,两表纵横一指麾。故国惜无诸葛相,大书留刻卧龙祠。英雄涕泪偏安局,金石文章异代师。万古云霄开卷见,外家吾愧是孙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次聚会中,两位忠诚勇敢的将领相对而坐,他们指挥作战的威仪如同古代的诸葛亮一般。遗憾的是,祖国现在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宰相。尽管形势不利,但他们的文采仍然被后世传颂。历代的英雄都因国家未能统一而流泪,而那些流传下来的金石文章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导师。每当打开书卷看到那历史长河中的人物,都会觉得自己的不足,我是孙姓的后裔,却没有什么建树。

去完善
释义
1. 题:题目的意思。
2. 岳忠武王:指岳飞,南宋抗金名将,谥号为“武穆”。
3. 前后出师表:即诸葛亮所著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中原时给蜀汉皇帝刘禅的奏疏,表明自己誓死讨贼的决心。
4. 一堂:指同一个地方或场合。
5. 两忠武:指岳飞和诸葛亮两位忠诚勇敢的将领。
6. 纵横一指麾:形容两位将领指挥军队作战时的英勇神武。
7. 故国:指自己的国家或故乡。
8. 惜无诸葛相:遗憾没有像诸葛亮这样的宰相辅佐。
9. 大书:指大字书写的文章。
10. 卧龙祠:指诸葛亮庙,此处借指岳飞。
11. 英雄涕泪:指英雄人物为国家命运而流泪。
12. 偏安局:指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
13. 金石文章:指镌刻在石头或金属上的文字,这里指《前后出师表》。
14. 异代师:不同朝代的老师。
15. 万古云霄:指千秋万代的英名。
16. 开卷见:打开书籍就能看到。
17. 外家吾愧是孙枝:我作为外戚,惭愧不能成为像孙枝一样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岳忠武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以岳飞的书法和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为基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联以两位忠诚英勇的将领,即岳飞和诸葛亮,为对象,并强调他们的一指指挥,表现出他们的军事才能和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
颔联作者惋惜自己的国家没有像诸葛亮这样的丞相来治理,只能通过石刻留存下这两位英雄的事迹。这里透露出国弱民贫的现实境况和对英雄的渴望。
颈联聚焦于英雄泪满襟的场景,表达对偏安一隅的忧虑;另一方面赞美那些跨越时空的金石文章,它们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尾联则把自己比作世家子弟,感慨即使身为世代将门之后,依然难以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诗人以此表明自身对家国情怀的拳拳之心。
全诗通过多重的历史人物与现实状况进行对照,传达出深沉的忧国之情,使人心动神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岳忠武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是清代著名诗人丘逢甲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晚期,即1895年前后。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交困局面,一方面鸦片战争的硝烟未散,另一方面又面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困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丘逢甲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创作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感慨和抱负。
丘逢甲的人生际遇与这一时期的背景密切相关。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然而,由于时局动荡,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屡次落第。尽管遭遇了挫折,但他始终坚持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在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丘逢甲通过对岳忠武王(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南宋初年率领军队抵抗金兵侵略,立下赫赫战功。然而,由于奸臣当道,岳飞最终被陷害致死。尽管如此,他的英勇事迹和民族精神却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通过这首诗,丘逢甲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他希望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尊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