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一维那

标题包含
送一维那
扣我山寮门,乃是我法姪。 来情不用推,一一皆著实。 生柴带叶烧,新水敲冰汲。 难得再相逢,今年六十七。 归去望东溟,天岸一团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如珙(1286年-1363年),俗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号云谷老人。他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被誉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释如珙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敲门声响起在山间的茅屋门前,是我的侄子从远方到来。 他的来意不必怀疑,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 他带着刚砍伐下来的新鲜木头和树叶来烧制火堆,从河里取来的最新鲜的水用来煮沸。 这样的重逢非常难得,今年他已经六十七岁了。 回去的路上,望着东方的大海,海天相接的地方,一轮红日在那里升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送一维那:题目中的“一维那”指的是诗人的法姪(即僧侣的弟子或侄子辈的人)。“送”是送别的意思。 2. 扣我山寮门:“扣”为敲门的意思,“山寮”指山中简陋的房屋,这里指诗人的住处。 3. 乃是我法姪:意为来拜访的正是我的法姪。 4. 来情不用推:意谓来人非常真诚,不用怀疑其诚意。 5. 一一皆著实:指法姪的行为都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他的诚意。 6. 生柴带叶烧:意为取生柴做饭时还带着叶子一起烧,暗含勤俭持家之意。 7. 新水敲冰汲:指在寒冷的天气下,凿开冰层汲取新的水源,体现了艰苦的环境。 8. 难得再相逢:表示这次重逢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9. 今年六十七:指明诗人与法姪相遇时的年龄。 10. 归去望东溟:指离开时回望东方的海平面。 11. 天岸一团日:形容太阳从海平面升起,霞光万丈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亲情和生活的诗。释如珙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生活体验,表达了诗人和他的侄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诗人以扣山门、生柴烧水等生活细节为线索,展现了一幅质朴而温馨的画面。同时,通过对侄子年龄的描绘,以及眺望东方天空中的太阳,表达了珍惜当下、期待未来的情感。整首诗通俗易懂,又不失深沉,令人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一维那》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释如珙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前后,当时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但北方的金国仍然对南宋构成威胁。 释如珙在当时是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历经沧桑,见证了南宋社会的动荡与繁荣。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一维那(佛教中的一种职务,负责寺院中的日常事务)分别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的送别诗。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虽然巩固,但面临着金国的压力,百姓生活并不安定。释如珙作为一位僧人,他游走四方,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大事。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宗教情怀,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在这首诗中,他以送别一维那为契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