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齐河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
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
还家只有梦,更著晓寒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灯火逐渐暗淡,人群开始静寂无声,寒气悄然弥漫在深夜中。鱼儿潜藏在沙坑里,鸟儿跌落在结霜的树林中。暂时离开这个地方吧,怀着回家的渴望。现实却只能存在于梦境之中,更是被早晨的寒冷所侵袭。
去完善
释义
1. 齐河: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2. 烛暗:形容光线暗淡。
3. 初寂:刚刚开始变得安静。
4. 寒生:寒气产生。
5. 向深:渐渐变深。
6. 潜鱼:潜藏在水底的鱼。
7. 沙窟:沙地中的洞穴。
8. 坠鸟:掉落的飞鸟。
9. 滑霜林:指飞鸟在霜冻的树林中滑落。
10. 他方计:指远离家乡的计划或打算。
11. 初回:刚刚回到。
12. 万里心:指离家万里的心情。
13. 还家:回家。
14. 只有梦:只能在梦中实现。
15. 更著:再加上。
16. 晓寒侵:清晨的寒冷侵袭。
去完善
赏析
《宿齐河》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一首描绘旅次生活的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联“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描写了夜晚的寂静氛围。烛光渐渐暗淡,夜色越来越深,周围环境显得格外寂静。这种情境下的“寒生”,不仅指气温降低,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颔联“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通过对潜鱼和坠鸟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氛围。鱼儿潜入沙窟避寒,鸟儿因霜冻而难以飞翔。这种自然界的现象,使得诗人更加感受到寒冷的侵袭。
颈联“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表达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无奈与感慨。他被迫离开家乡,踏上漫长的旅程,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这两句诗,既揭示了诗人离家远行的现实,又传达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还家只有梦,更著晓寒侵”,抒发了诗人渴望归家却不能的无奈之情。回到家乡只能是在梦中,现实中的他却还要忍受清晨的寒冷。这里,诗人通过“梦”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尽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环境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示了诗人旅途中孤独、思乡的复杂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齐河》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夜宿齐河的所见所感。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师道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政治上并未受到重用,而是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远离家乡,四处奔波,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更加深刻,也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
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然而,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等。陈师道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这些问题深感忧虑。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这首诗中,陈师道通过对齐河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孤独的心境。同时,他也借助于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